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山西吕梁市临县安业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第一章发展目标与总体要求
1.1总体目标
(1)2025年,安业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具体而言,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同时,新型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2)在产业结构方面,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在较高水平,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将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2发展原则
(1)发展原则一: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发展原则二: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3)发展原则三: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1.3发展重点
(1)发展重点一: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智能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发展重点二: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推动工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3)发展重点三: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特色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业创新能力,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
第二章农业农村现代化
2.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聚焦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作物,确保粮食安全。同时,扩大特色农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进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同时,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3)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业附加值。支持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加强农业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此外,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农村基础设施提升
(1)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将重点围绕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提高农村道路通达深度和通行条件。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农村供水工程全覆盖。同时,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2)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宽带网络覆盖到所有行政村,提升农村地区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农村绿化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过综合施策,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3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