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普雄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文件大小:167.04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7-15
总字数:约1.12万字
文档摘要

研究报告

1-

1-

2025年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普雄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是普雄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灵魂和核心,它将贯穿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普雄乡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在指导思想中,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强化法治意识,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同时,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以上指导思想,我们期待在“十四五”期间,普雄乡能够实现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1.2发展目标

(1)普雄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发展目标旨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重点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XX%,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XX%。

(2)在社会发展方面,规划目标包括实现教育现代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达到XX%。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XX%,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XX%。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

(3)在生态环保方面,规划目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XX%,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XX%。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单位GDP能耗降低XX%,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XX%。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1.3发展原则

(1)发展原则上,普雄乡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绿色发展是普雄乡发展的根本之策,我们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普雄乡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3)共享发展是普雄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我们将加强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

2.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普雄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为此,我们将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通过引进和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我们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我们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3)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我们将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农业政策扶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益稳定。

2.2发展特色农业

(1)普雄乡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区域农业品牌。依托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特色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