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
1.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2.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3.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设立交通安全办公室,负责交通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
3.各级单位、部门应设立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交通安全工作。
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3.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五、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机动车管理
(1)严格执行机动车登记、审验、报废制度,确保车辆符合安全技术标准。
(2)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员素质。
(3)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酒驾、毒驾等违法行为。
2.非机动车管理
(1)加强非机动车登记、牌证管理,确保非机动车符合安全技术标准。
(2)加强对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3)严厉打击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
3.交通安全设施管理
(1)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交通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2)定期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交通秩序管理
(1)加强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管理,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2)严厉打击乱停车、乱掉头、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3)加强道路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畅通。
六、交通安全责任追究
1.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交通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2.对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对不履行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八、加强交通安全工作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2.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加强交通安全执法,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4.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确保交通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5.加强交通安全科技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6.加强交通安全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我国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7.加强交通安全队伍建设,提高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8.加强交通安全资金投入,确保交通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9.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
10.加强交通安全应急处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第2篇
一、总则
为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构建和谐交通为目标,全面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三、管理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管理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2.规范执法,严格管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维护交通秩序。
3.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推进交通安全信息化建设,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4.社会共治,全民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交通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交通秩序维护、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