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探源与析流:曾子礼学思想的深度剖析与当代映照.docx
文件大小:43.13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7-16
总字数:约2.63万字
文档摘要

探源与析流:曾子礼学思想的深度剖析与当代映照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贯穿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从殷商时期主要用于宗教祭祀仪式,“礼者,履也,所以祀神致福也”(许慎《说文解字》),到周代逐渐演变为社会生活中系统的礼节仪式和行为规范,礼在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传承文化传统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儒家思想体系里,礼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儒家倡导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准则。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师从孔子,少孔子46岁。他性情沉静、勤奋好学,为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