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郁证(情志疾病)研究:古今文献视角下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ocx
文件大小:44.08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7-17
总字数:约2.77万字
文档摘要
郁证(情志疾病)研究:古今文献视角下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一、引言
1.1郁证与情志疾病的定义及范畴
郁证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类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的病证。中医古籍对郁证早有记载,如《黄帝内经》中提及的“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此时的郁证范畴较为广泛,涉及外感邪气、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气机郁滞。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后世医家对郁证的认识逐渐细化,如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之说,将郁证的病因和病机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分类,强调了情志因素在郁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明代《景岳全书?郁证》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