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朱熹求理语录(楷书版).pdf
文件大小:608.41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7-17
总字数:约9.95千字
文档摘要

朱熹理学语录

楷书版

百学须先立志。

目录

求理篇……………1

为学篇…………13

情感篇…………17

朱子家训………21

诗四首…………25

朱熹小传………27

求理篇

1.存天理,灭人欲。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

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

此。

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5.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

为心,其实一也。

6.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

心之不可已者。

7.礼即理也。

8.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

若行之之实。

9.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10.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11.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第1页

12.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

成。

13.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

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

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14.《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

是正心诚意而已。

15.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

不学,成功之路也。

16.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

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

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

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7.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18.志者诗之本也。

第2页

19.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也。

20.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

义,所得多矣。

21.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

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22.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

郁湮,导迎清旷。

23.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

日不在于朝廷。

24.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

25.抑尝思之:张公远矣,其一时之事,虽唐

之治乱所以分者,顾亦何预于后之人?

26.《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27.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

矣。

28.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第3页

29.不学便老而衰。

30.百学须先立志。

31.仁之发处自是爱。

32.让者,礼之实也。

33.朋友,以义合者。

34.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5.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36.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37.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38.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39.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40.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

41.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42.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43.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44.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45.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4页

46.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47.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

笃信。

48.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

之间尔。

49.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

危险。

50.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

益明。

51.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

夫方得。

52.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

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53.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

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

54.活到老,学到老。

55.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