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3)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2发展目标
(1)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10万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占比达到5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
(2)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县城和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
(3)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进步,教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1.3发展战略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经济发展
2.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3)优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