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标治疗第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1年Rivers等提出EGDT理论。1997.3-2003.3N=263例EGDT组130例28天死亡率33.3%对照组133例28天死亡率49.2%EGDT可降低severesepsis和sepsisshock病人的死亡率。第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适应征: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第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目标:CVP:8——12mmHgMAP≥65mmHgUO:0.5ml/kg/hScvO2≥70%(推荐级别:B级)第4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完成目标措施:1:扩充血容量2:血管活性药3:输血4:正性肌力药5:镇痛、镇静、降温第5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完成目标先后次序:CVP→MAP→UO→ScvO2第6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EGDT完成时间:2004指南为6h内达到复苏目标。第8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流程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如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特别注意呼吸、循环情况,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尽早建立血管通路,特别是深静脉通路。以上措施争取在1h内完成。第9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争论一扩容:补晶体好还是补胶体好?存在争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某类液体的复苏效果好于其他液体。(推荐级别:C级)第10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容量负荷试连验:对象:疑有低血容量状态的严重感染者。方法:30min输入晶体500-1000ml或胶体300-500ml,同时观查血压、心率、尿量、肢体温度,肺部有无湿罗音等。可反复进行。(推荐级别:E级)第1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前观点不论晶体还是胶体,重要的是应尽快输入血管内。第1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染性休克病理生理特点静脉血管扩张(容量血管容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结果: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结论:此阶段每日的液体输入量远高于出量(即正平衡),液体平衡量不能说明液体复苏是否充分。第1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争论二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指征:充分液体复苏后不能恢复血压和组织灌注者。存在威胁生命的低血压,液体复苏+升压药可同时使用。第14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巴胺(↑心率及肺内分流)。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顽固性低血压更有效)。二者均为一线用药。(推荐级别:D级)第15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关多巴胺的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对严重感染无肾脏保护作用(推荐级别:B级)。小剂量多巴胺具有利尿作用,但不↑肌酐清除率。对ARF无预防作用,不↓ARF的死亡率。结论:不应常规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第16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容量复苏和应用血管活性药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目的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逆转器官功能损害。第17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争论三HB↑或维持到多少合适?手术患者:≥10g非手术患者:7-9g(死亡率与≥9g者无显著差异)。HCT≥30%第18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性肌力药的使用:指征:充分液体复苏后心排血量仍低者。首选多巴酚丁胺作为强心药物,最大剂量至20ug/kg/min。第19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感染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是很好的选择。去甲肾上腺素纠正顽固性低血压。多巴酚丁胺逆转低心排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