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5 《高等数学C1》23版课程大纲.docx
文件大小:31.9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7-23
总字数:约5.17千字
文档摘要

《高等数学C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高等数学C1

课程英文名

AdvancedMathematicsC1

课程代码

401C01A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数

68

课程类别

£通识核心必修

□通识核心选修

R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选修

□其他

□线上R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其他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一页开卷□面试□口试□答辩

□论文□报告□大型作业□课程作品□其他

开课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开课基层

教学组织

大学数学教学部

面向专业

小学教育、生物科学、人文地理、物流、海药、建筑学、水产等

开课学期

1.1学期

课程负责人

李志远

审核人

解烈军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高等数学C2

课程网址

所属通识选修课模块(备注:通识必修课不用填,通识核心选修课必填)

□1.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模块

□2.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模块

□3.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模块

□4.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模块

□5.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模块

□6.创新能力与创业素养模块

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C》(包括C1及C2)是经管类及其他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该课程以函数为研究对象,运用极限手段,来分析、处理函数的微分与积分等问题,同时注重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强调微积分的概念及有关原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高等数学C1》主要内容包括一元函数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与积分学。

(英文)

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思政目标)

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了解国内外高等数学基本内容及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国家相关方面的科技战略需求,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使命感与责任心。

课程目标2

(知识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为经管类及其他理工类的学生提供后继数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包括:一元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积分学及其应用等),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以保证其后继课程顺利进行。同时,本着“保证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删繁就简”的原则,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

(素质目标)

学会应用变量数学的方法分析研究经济领域中的数量关系;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能用大学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4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表2工程专业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及权重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支撑权重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和计算时具有基本的计算推演能力;掌握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在表述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必需的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工程专业知识,在解决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了解国内外数学发展基本趋势。

0.7

目标3

目标4

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数学、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对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综合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方式进行恰当表达;能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资料研究分析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0.2

目标4

3.研究:针对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初步的科学设计实验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实验测试与检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收集和处理;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0.1

四、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表3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与要求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1.函数

(1)主要内容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反函数与复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与初等函数;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

(2)教学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概念、了解反函数、分段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3)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

讲授/习题课

2,3,4

2.极限与连续

(1)主要内容

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的基本法则;极限存在准则及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阶的比较;连续函数;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教学要求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的概念,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