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60《解析几何 》23版课程大纲.docx
文件大小:32.6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7-23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解析几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解析几何

课程英文名

AnalyticGeometry

课程代码

081S04E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数

51

课程类别

□通识课程

£学科基础课R专业课

□实验实践课□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

□其他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一页开卷□面试□口试□答辩

□论文□报告□大型作业□课程作品□其他

开课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开课基层教学组织

数学系

面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小学教育(侧理)

开课学期

2.1学期

课程负责人

陈旻

审核人

徐晨东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高等代数、数学分析

课程网址

课程简介

《解析几何》为数学系各专业及小学教育(侧理)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解析几何将原本独立的几何与代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数与形结合在一起,是数学发展的重大突破。此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几何和力学等课程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学生将学习到一些解决问题证明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几何方法,对学生以后发展有很大帮助。《解析几何》课程目的是要学习和逐步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几何素质的培养,学习建立和解决确定性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把数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处理空间几何问题的定量定性理论,主要方法为坐标法、向量方法及坐标变换。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性质,运算及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向量解决问题。在介绍坐标系的时候,课程将一般的仿射坐标系引入,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如何在适当的时候使用适当的坐标系。课程将通过介绍各种特殊曲面曲线(包括直线、平面、直纹面、旋转面、二次曲面、二次曲线等)使学生对解析几何有直观的了解,并从中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程目标

《解析几何》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小学教育(侧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基础课程,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同时,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使命感和责任心。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国家相关方面的科技战略需求,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使命感与责任心。

课程目标2

能够掌握向量法和坐标法,能用坐标计算向量的内积、外积、混合积。

课程目标3

能够掌握空间平面与直线的方程,会计算旋转面、柱面和锥面的方程,了解直纹二次曲面的性质。

课程目标4

能够理解并掌握仿射坐标变换,了解二次曲线的分类。

课程目标5

能够掌握用坐标法研究仿射变换,掌握仿射变换基本定理,理解仿射变换与保距变换的概念。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支撑权重

指标点2.3个人修养:具有良好个人修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身心健康,能够做到为人师表。

目标1

0.2

指标点3.2专业学科知识及整合:掌握系统扎实的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素养,主动探讨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与通识学科、小学兼教学科和小学生生活实践的整合联系。

目标2、3、4、5

0.8

(各0.2)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

表3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与要求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1.向量代数

(1)教学内容:

向量的线性运算,共线向量,共面向量,用向量方法处理三点共线问题;

仿射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方法讨论向量及点的共线问题;

向量的内积、外积、混合积、多重乘积的定义及性质,用坐标计算向量的内积、外积、混合积;

(2)教学重点:用坐标计算向量的内积、外积、混合积。

(3)教学难点:坐标法。

(4)教学要求:掌握向量法和坐标法,能用坐标计算向量的内积、外积、混合积。

思政融合点1:由坐标的重要意义,引入数学史上由解析几何引发的重大进展,介绍我国在数学机械化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自豪感与使命感。

课堂讲授、提问、课堂练习

1,2

2.?空间解析几何

(1)教学内容:

平面与直线的方程,曲面曲线的一般方程及参数方程;

平面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面和直线的度量关系;

旋转面、柱面和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