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i
二O一三年十月·运城
ii
iii
一、运城概况
运城市古称河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
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
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全市辖1区2市10县,
总人口513万,其中乡村人口351万,占71%。全市国土
面积1.4万平方公里。
运城市是山西省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山西
省一个新兴的工业基地。随着近年经济发展,已改变单一农
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形式,形成以钢铁、铝、化工工业为主体、
建材、食品加工、轻纺等多种产业发展的态势,成为山西经
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
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
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
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
目前,运城市钢铁产能达到480万吨;金属镁产能达到
16万吨,占世界的25%、全国的50%、全省的80%;化工
产品元明粉、硫酸钾、洗衣粉的产能分别占到国内市场的
60%、50%、25%以上;电解铝产能达到90万吨,成为全
4
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神州6号”火箭用的就是关铝
的电解铝。以镁铝合金、磁性材料、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
纳米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0余个。近年来,初
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即:铝电材联营、
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
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
二、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情况
抽水蓄能电站是指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
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又
称蓄能式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
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
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宜为事故备用,还可提高系统中火电
站和核电站的利用效率。
1、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情况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出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在
5
上世纪60年代后期才开始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于
1968年和1973年先后建成岗南和密云两座小型混合式抽
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1MW和22MW,与欧美、
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起步
较晚。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快
速发展,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广东、华北和华东等以火
电为主的电网,由于受地区水力资源的限制,可供开发的水
电很少,电网缺少经济的调峰手段,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
缺电局面由电量缺乏转变为调峰容量也缺乏,修建抽水蓄能
电站以解决火电为主电网的调峰问题逐步形成共识。
2、我国抽水蓄能电站进展情况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
展,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先后兴建了广
蓄一期、北京十三陵、浙江天荒坪等几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十五”期间,又相继开工了张河湾、西龙池、白莲河等一
6
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国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共27座,总
容量20667.5MW,在建的7座,总装机容量9360MW,
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审查通过、待建的抽水蓄能电站有4座,
总容量4280MW,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审查通过、正在进
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抽水蓄能电站有16座,总容量
24500MW。
3、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新兴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抽水蓄能电站的
配置由过去单一的侧重于用电负荷中心逐步向用电负荷中
心、能源基地、送出端和落地端等多方面发展。
新能源的迅速发展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