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薛昂夫散曲:多元视角下的艺术剖析与文化解读.docx
文件大小:45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7-23
总字数:约2.8万字
文档摘要

论薛昂夫散曲:多元视角下的艺术剖析与文化解读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元代,作为中国文学发展长河中的独特阶段,散曲这一文学体裁异军突起,成为元代文学的标志性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中国古代文学的三座高峰。散曲的兴起,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在宋金时期,民间俚曲的音乐基础与发达的说唱艺术相互交融,为散曲的萌芽提供了养分。到了金末,散曲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成熟,金诗人元好问的创作则成为散曲形成的重要标志。至元代,由于文人和民间的大量创作,散曲迎来了全盛时期。

从社会层面来看,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大增。南北各大城市中勾栏瓦肆林立,为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提供了生存空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