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刑法5,逮捕三、刑事诉讼的三大程序(阶段)1,侦查程序(阶段):立案,侦查手段,起诉意见书2,审查起诉程序(阶段):审查侦查卷宗,提审犯罪嫌疑人,批捕,起诉(不起诉),起诉书3,审判程序(阶段):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第62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刑法其他程序:刑事执行阶段,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第63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五、宪法的特征1,内容上: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2,效力上:高于其他任何法律3,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六、宪法性法律其规定的内容也涉及国家根本问题,属于一国的重要立法,但效力低于宪法。国家机关的组织法、立法法、选举法、第30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反分裂国家法、国籍法、国旗法、兵役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七、宪法的司法适用和宪法解释我国宪法一般并不直接适用于司法案件解释宪法的权力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八、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属性: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九、国家机构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32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国家主席(元首)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和各级政府(省级、市级、县级)人民法院(最高、高级、中级、基层)人民检察院(最高、省级、市级、区县)第33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十、公民的基本权利1,平等权利: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无超越法律特权2,政治权利:选举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统称监督权)3,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拘禁、搜查、逮捕,人格尊严(不得侮辱、诽谤、诬告第34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陷害),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和侵入),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老人、妇女、儿童、华侨、归侨、侨眷的权利和利益第35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十一、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第36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宪法6,计划生育7,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本章要点总结:宪法是一种政治契约,是一国的最高法我国宪法的解释权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院判决一般不能直接引用宪法条文判案宪法规定的重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国家机关的权力边界第37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刑法一、我国刑法的制定和修正新中国成立后30多年里一直没有刑法典,只有少数几个单行刑法条例,如《惩治反革命条例》、《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条例》、《惩治贪污罪条例》等。1979年刑法(旧刑法):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80年1月1日生效。1997年刑法(新刑法):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10月1日施行。第38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刑法新刑法共452条,6万多字。其中总则101条,分则351条,附则1条。新刑法生效后至今已经修正六次,第一至第六修正案的生效时间分别是:99/12,01/8,01/12,02/12,05/2,06/6二、刑法的功能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关系保障人权,限制权力滥用第39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刑法三、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定罪与量刑均得依刑法;不溯及既往;禁止类推;刑种与刑期相对确定,禁止绝对不定刑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第40页,共8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章刑法3,罪刑相适用原则(罪刑相当)4,刑罚人道原则(禁止酷刑)四、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五、犯罪的概念与特征刑法第13条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