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文
诗
两
首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她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其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并蒂(bìngdì):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ruì):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本文指花带来好预兆。
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未放。
攲斜(qī):倾斜、歪斜。歪斜不正。
慈怜(cílián):慈爱怜惜。
荫蔽(yīnbì):树木遮蔽。“荫”,树荫。读“yīn”或“yìn”,此处读一声,在“荫庇”中读四声。
烦闷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开满亭亭
不适意,徘徊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雨肆意地下着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感动
“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彻夜未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浓阴的天”,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
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
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两缸莲花——回忆往事
红莲盛开——引人注目
雨打红莲——心绪不宁
荷叶荫蔽——深受感动
荷叶·母亲
讴歌母爱
(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又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
金色花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dǎoyǎnxīpéng
xīnìxiùgē
活泼、可爱、顽皮、天真、
慈爱
但又体贴,关心母亲
黄昏时拿灯去牛棚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沐浴后做祷告
中饭后读书时
默读第八、九自然段:
第⑧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聪明伶俐
温柔沉静
善良
慈爱
天真烂漫
调皮可爱
爱妈妈
虔诚
让妈妈嗅到花香
投影到妈妈读的书页上
跳到妈妈的面前恢复原形
三次嬉戏
母子对话:坏孩子、不告诉你
捉迷藏:看妈妈工作,不出声
金色花
回报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