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考试题及答案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A
2.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答案:D
3.下列属于我国刑罚主刑的是()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拘役
答案:D
4.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
A.实体权利
B.胜诉权
C.起诉权
D.申诉权
答案:B
5.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
C.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D.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答案:ABCD(全选,以上选项均为无效民事行为的情形)
6.合同的订立必须经过的程序是()
A.要约
B.承诺
C.要约邀请
D.协商
答案:AB(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的必经程序)
7.下列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肖像权
答案:ABC(肖像权属于人身权,不属于知识产权)
8.下列属于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返还财产
答案:ABCD(以上选项均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9.下列属于民事诉讼特有原则的是()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辩论原则
C.处分原则
D.人民调解原则
答案:ABCD(以上选项均为民事诉讼特有原则)
10.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体现了()
A.保障人权
B.程序公正
C.实体公正
D.司法独立
答案:AB(保障人权和程序公正是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重要体现)
11.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
A.没有相应证据
B.可以延期提供证据
C.自动败诉
D.需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答案:A
12.法律解释的种类不包括()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文理解释
答案:D(文理解释是法律解释的方法,不是种类)
13.下列属于法律监督的主体的是()
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公民
D.以上都是
答案:D
14.下列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是()
A.人的出生
B.签订合同
C.侵权行为
D.合法行为
答案:A(人的出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5.下列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甲将乙打伤
B.丙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C.丁拾得戊的手机
D.己死亡
答案:ABC(以上选项均属于法律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16.下列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自然人
B.法人
C.非法人组织
D.国家
答案:ABCD
17.下列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答案:ABCD
18.下列属于法律责任竞合的情形是()
A.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
B.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竞合
C.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竞合
D.以上都是
答案:D
19.下列属于法律制裁的种类的是()
A.民事制裁
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答案:ABCD
20.下列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的是()
A.法律心理
B.法律思想体系
C.法律信仰
D.以上都是
答案:D
1.法律的特征包括()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具有普遍约束力
D.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答案:ABCD
2.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的有()
A.宪法相关法
B.民法商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答案:ABCD
3.下列属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的有()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D.客体的存在
答案:AB(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4.下列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情形有()
A.重大误解
B.显失公平
C.乘人之危
D.欺诈、胁迫
答案:ABCD(以上选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均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情形)
5.下列属于合同履行的原则的有()
A.全面履行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协作履行原则
D.经济合理原则
答案:ABCD
6.下列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有()
A.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