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五节原腔动物.ppt
文件大小:21.05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7-31
总字数:约4.77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进化地位

又称为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或者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包括7个门的动物;外部形态差异很大,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不甚清楚,但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假体腔(Pseudocoelomata)——假体腔动物;同时,又具有发育完美的消化管,体表被角质层,排泄器管属原肾管系统,雌雄异体。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胚胎发育中囊胚腔遗留到成体形成的——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之间的腔——即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成体壁,而肠壁的形成没有中胚层的参与,仍然由内胚层形成的。这些类群在演化上的亲缘关系不很密切,形态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有许多重要的不同之处。是动物演化上的一个杜塞的分支;该类群包括线虫动物门(Nematoda)、轮虫动物门(Rotifera)、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和棘头动物门(Acanthopcephala);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第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生物学特征

假体腔的结构假体腔内充满液体或具有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cell)的胶状物;身体可以自由运动;腔内的液体和物质出现简单的流动循环;出现完全消化道(口、肛门):消化道进一步出现分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可以固定地由肛门排出体外,不必再返回到口吐出,消化能力得到加强;第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假体腔的意义: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体壁具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体腔液具有一定的流动压力——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其它器官的特征排泄系统仍是原肾形,没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比扁形动物集中。线虫-神经系统第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的分类

原腔动物约18000余种,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潮湿地土壤中,很多种类寄生在动物、植物体内。划分为7个门:1、线虫动物门;2、线形动物门;3、棘头动物门;4、腹毛动物门;5、轮形动物门;6、动吻动物门;7、内肛动物门第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线虫门(Nematoda)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和土壤中,也有寄生于动物和植物体内的。常见种类:人鞭虫(Trichuris)、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人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血丝虫(Wuchereria)。1.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体不分节或仅体表具横纹(假分节)体表有角质膜(由上皮分泌形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坚韧富有弹性,起保护作用。第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线虫门(Nematoda)角质膜下面是一层合胞体(无细胞界限)的表皮层。三胚层,具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第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线虫门(Nematoda)CuticleofAscarislumbricoides第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线虫门(Nematoda)第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线虫门(Nematoda)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具发达的肌肉质咽,但肠壁无肌肉层。为管中套管结构。构造简单,为一直管,口——咽——肠——直肠——肛门(雄虫为泄殖孔)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系统。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但是是由原肾细胞(一般为1细胞个)或腺细胞(一般为2个细胞)衍生形成.(见图p.95,3-48)第10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腔动物——线虫门(Nematoda)神经系统:为筒形,由围咽神经环,以及从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6条神经和向后发出6条神经索构成,神经索都嵌在上皮中。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有纤毛窝、乳突、眼点、刺毛等。寄生的种类中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是重要的分类依据。第1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