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理论考试题及答案(国际法部分)
1.以下关于国际法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法主体只有国家
B.争取独立的民族是国际法主体
C.国际组织不是国际法主体
D.个人是国际法主体
答案:B
2.国家的基本权利不包括()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战争权
答案:D
3.国际法的渊源不包括()
A.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国内法
答案:D
4.以下属于国际强行法的是()
A.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B.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原则
C.外交特权与豁免原则
D.条约必须遵守原则
答案:B
5.领海的宽度一般为()
A.3海里
B.6海里
C.12海里
D.24海里
答案:C
6.毗连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A.12海里
B.24海里
C.36海里
D.48海里
答案:B
7.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A.12海里
B.200海里
C.300海里
D.400海里
答案:B
8.公海自由不包括()
A.航行自由
B.飞越自由
C.捕鱼自由
D.领土主权
答案:D
9.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
A.自由开发
B.沿海国专属开发
C.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D.国际组织开发
答案:C
10.以下关于国籍的取得,说法错误的是()
A.因出生取得国籍是最主要的方式
B.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C.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不具有中国国籍
D.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答案:C
11.外交关系的主体是()
A.国家
B.国际组织
C.个人
D.法人
答案:A
12.使馆馆长的等级不包括()
A.大使
B.公使
C.代办
D.领事
答案:D
13.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是()
A.国际惯例
B.国际条约
C.对等原则
D.职务需要说与代表说
答案:D
14.领事关系的建立以()为条件。
A.两国建交
B.两国签订领事条约
C.两国同意
D.两国互设领馆
答案:C
15.领事的主要职务不包括()
A.保护本国及其侨民和法人在接受国的利益
B.增进本国与接受国间的商业、经济、文化及科学关系
C.以一切手段调查接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D.办理公证、认证和签证手续
答案:C
16.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不包括()
A.强制方法
B.政治方法
C.法律方法
D.协商方法
答案:D
17.以下属于政治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是()
A.仲裁
B.司法解决
C.谈判与协商
D.斡旋与调停
答案:CD
18.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不包括()
A.诉讼管辖权
B.咨询管辖权
C.仲裁管辖权
D.强制管辖权
答案:C
19.国际仲裁裁决是()
A.终局的,对双方当事人均有拘束力
B.非终局的,可上诉
C.可由一方当事人申请更改
D.可由国际法院审查
答案:A
20.以下关于战争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战争法是调整交战国之间、交战国与中立国和其他非交战国之间关系以及规范战争中交战方行为的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B.战争法包括战争开始、战争进行、战争结束等方面的规则
C.战争法约束合法战争,对非法战争无约束力
D.战争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中立国、非交战国和交战国的合法权益,保护平民,并使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尽量有所限制
答案:C
1.国际法的特征包括()
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B.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
C.国际法通过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D.国际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D
2.国家的管辖权包括()
A.属地管辖权
B.属人管辖权
C.保护性管辖权
D.普遍性管辖权
答案:ABCD
3.以下属于国际习惯形成要素的是()
A.物质要素,即各国重复类似行为
B.心理要素,即各国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
C.时间要素,即经过长期实践
D.书面要素,即有国际条约规定
答案:ABC
4.领海的法律制度包括()
A.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
B.外国船舶在领海的无害通过权
C.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
D.沿海国对领海的司法管辖权
答案:ABCD
5.毗连区的法律制度包括()
A.沿海国在毗连区内行使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方面的管制权
B.沿海国在毗连区内行使管制权的范围不超过其领海宽度
C.外国船舶在毗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