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句中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②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③我们且躲在这林子里,看他众人怎地。
④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语的含义。
①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②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③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
④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3)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杨志()要行,()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A.只要B.如若C.若是D.只有)
②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在里头!(A.蒙汗药B.毒药C.迷魂汤D.麻药)
③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杨志()着朴刀,()着腰,口里()着粗气,只顾赶路。(A.提B.握C.叉D.喘E.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志一行人,顶着烈日,在黄泥岗上蹒跚前进,他们的心情和这天气一样,都是火热的。
B.吴用等人的计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准确把握了杨志等人的心理和天气特点的原因。
C.通过阅读《智取生辰纲》,使我们了解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D.黄泥岗上的这场较量,不仅是智慧的比拼,更是正义与不义的较量。
(5)文学常识填空。
①《智取生辰纲》选自《》,作者是(朝代)的_______。这部小说是中国第一部歌颂_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②生辰纲是_______为_______祝寿而搜刮的民脂民膏,其被劫反映了_______的社会现实。
(6)根据课文内容,仿照示例,补全下面的句子。
示例:杨志的谨慎,体现在他辰牌起身,申时便歇的行程安排上。
①吴用的智慧,体现在他_______的计策设计上。
②白胜的演技,体现在他_______的卖酒表现上。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那七个客人说道:呸!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只见这五个客人,都笑着道:倒也!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