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唐至北宋铜钱供给演变的历史轨迹及内在逻辑.docx
文件大小:41.25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7-31
总字数:约1.63万字
文档摘要
中唐至北宋铜钱供给演变的历史轨迹及内在逻辑
[前言]?唐宋之际,铜钱经历了从举振乏力到供应恢宏的完整变化过程。这一过程遵循了铸钱需盈利、币由国定的两大基本原则,但钱法成效取决于铜钱供需关系、矿冶发展、私钱市场等具体因素。官府铸钱收益随着增铸而递减,铸钱成本随着增铸而递增,当铸钱收益等于铸钱成本时,形成“铸钱临界点”,即官府铸钱规模限度。中晚唐时期,由于矿业能力低效带来的铸钱成本高昂造成铸钱临界点早早到来,致使官铸铜钱供给持续乏力,政府陷入增铸亏本、减铸丧权的困境,私钱不断排挤官铸铜钱。及至五代,北方政权试图通过取缔私钱、承认短陌,有限提升官铸铜钱实际购买力;南方政权则采取铸行铅铁钱,强制规定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