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菊”意象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首诗中“菊”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格()
A.《饮酒·其五》
B.《过故人庄》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赏菊》
答案:A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句诗出自()
A.元稹《菊花》
B.黄巢《不第后赋菊》
C.陶渊明《饮酒·其五》
D.杜甫《登高》
答案:A
3.以下哪句诗中的“菊”与重阳节无关()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D
4.黄巢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菊”象征()
A.高洁
B.闲适
C.起义力量
D.思乡之情
答案:C
5.下列诗人中,写菊较多且风格独特的是()
A.李白
B.王维
C.李清照
D.陶渊明
答案:D
6.“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描绘的场景是()
A.春日赏菊
B.夏日赏菊
C.秋日赏菊
D.冬日赏菊
答案:C
7.诗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体现了菊的()特点。
A.不畏严寒
B.艳丽多姿
C.香气扑鼻
D.花期短暂
答案:A
8.下列哪项不是“菊”意象常表达的情感()
A.思乡
B.爱国
C.孤独
D.喜悦
答案:D
9.“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中“菊暗荷枯”营造的氛围是()
A.欢快
B.凄凉
C.热闹
D.宁静
答案:B
10.苏轼诗“菊残犹有傲霜枝”突出了菊的()品质。
A.谦逊
B.坚韧
C.柔弱
D.慵懒
答案:B
11.诗句“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中“黄菊”与“清泉”形成()
A.对比
B.衬托
C.象征
D.类比
答案:B
12.下列关于“菊”意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与隐士形象相关联
B.只在秋季诗歌中出现
C.可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D.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
答案:B
1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中“孤丛”暗示了诗人的()
A.孤独心境
B.高尚品格
C.思乡之情
D.喜悦心情
答案:A
14.下列诗中“菊”意象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A.《菊》(郑谷)
B.《画菊》(郑思肖)
C.《寒菊》(黄巢)
D.《赋得残菊》(李世民)
答案:B(郑思肖的《画菊》借菊表达爱国之情,其他多为对菊本身特点及一般情感的表达)
15.“菊影摇金,月波铺练,喜见堂前新霁”描绘的是()景象下的菊。
A.晴天
B.雨天
C.雪天
D.月夜
答案:D
16.诗句“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中提到的“紫菊”与()有关。
A.祝寿
B.思乡
C.送别
D.战争
答案:A
17.下列哪句诗没有体现菊的淡雅之美()
A.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B.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答案:C
18.诗中“菊”意象有时也可代表时光流逝,如()
A.《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B.《重阳席上赋白菊》
C.《菊》(罗隐)
D.《叹庭前甘菊花》
答案:A
19.下列关于“菊”意象在诗词发展历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出现在先秦诗歌中
B.在唐代达到鼎盛
C.宋代以后逐渐衰落
D.一直保持固定的内涵
答案:B
20.“菊秀三秋晚,岩开四序春”中“菊秀”强调了菊的()
A.生长环境
B.美丽姿态
C.花期之长
D.品种繁多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诗词中,“菊”意象表达高洁品格的有()
A.《饮酒·其五》
B.《爱莲说》(周敦颐,其中有对菊的描述体现高洁)
C.《过故人庄》
D.《画菊》(郑思肖)
答案:ABD
2.与重阳节赏菊习俗相关的诗词有()
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C.《登高》
D.《采桑子·重阳》
答案:ABD
3.下列诗人笔下的“菊”意象,具有孤独意味的有()
A.《菊》(郑谷)中“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B.《赋得残菊》(李世民)中对残菊的描写
C.《寒菊》(黄巢)中“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D.《画菊》(郑思肖)中“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答案:ABD
4.“菊”意象在诗词中常与以下哪些意象共同出现营造氛围()
A.秋风
B.落日
C.大雁
D.寒鸦
答案:ABCD
5.下列诗词中,借“菊”表达思乡之情的有()
A.《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