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探索
张皓惟唐可师光洲
摘要:在高等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教育部强调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思政教学策略,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为提升课程思政效果提供有效途径。针对《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特点,本研究通过问题导向、案例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探讨如何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全面发展。通过定期开展思政活动和导向性实习,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在当代社会,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想品德。《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作为铁道交通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深入的学习,使其具备对铁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全面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在铁道运输的日益发展中,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交通系统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车辆制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检修维护方法,对培养铁道交通领域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背景与特点
1.1背景
铁道交通作为国家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速铁路的兴起和铁路网络的扩张,对于铁道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铁道车辆的制动系统作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旅客和货物的安全,也直接影响整个铁路交通系统的运营效果。
1.2特点
(1)实践性强: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地操作和模拟维修,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车辆制动系统的检修方法。实践性地强调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2)技术性深:由于涉及复杂的电气装置和机械结构,该课程的技术性较强。学生需要深入学习车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构成及相关技术参数,从而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行业前沿:铁道交通领域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规章的应用不断推动铁道车辆的发展。《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紧密关联铁道行业的最新发展,使学生能够紧跟行业动态,具备适应未来技术变革的能力。
(4)综合性强:该课程涉及电气、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全面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2.1能力目标
《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在思政建设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车辆制动系统的检修技能,更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铁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相关检修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专业工具,准确判断制动系统的故障,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技术操作的独立能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铁道车辆制动系统涉及电气、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学生将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1]。课程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随着铁路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日新月异,学生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通过研究新的检修方法和工具,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为铁路行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2.2思政目标
《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检修》课程的思政目标旨在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深入学习铁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相关知识,学生将更深刻地理解铁路行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强调铁道交通对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祖国交通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逐渐形成正确的职业操守,明确职业道德底线。课程注重强调在铁路行业从事制动系统检修工作的学生,应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心,要求他们严守职业道德规范,保守公司和乘客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课程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需要明白铁道交通是国家经济命脉的一部分,他们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深刻理解职业背后的社会责任,学生将具备更高的工作责任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铁道车辆制动系统的检修工作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和模拟实训培养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