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探放水作业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原始记录
(新版标准化适用)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前言
煤矿水害是仅次于瓦斯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未探明或未有效排放的地下水体一旦突破安全屏障,可能引发突水、透水事故,导致巷道淹没、设备损毁及人员伤亡。探放水作业通过超前探测、钻孔疏放等手段,能够精准识别潜在水患区域,提前降低水压、释放积水,从根本上避免突发性水害。本次风险辨识旨在超前防范安全事故,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做到防控关口前移,堵塞漏洞,遏制各类意外事件发生。
煤矿井下探放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纪要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XXXX年XX月XX日,公司在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井下探放水作业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会议,分管负责人、专业副总工、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形成了如下会议纪要: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XXX
会议流程:
1.主持人对本次专项辨识评估背景及评估重点进行安排布置
2.分管负责人对本次专项辨识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同时,提出专项辨识相关要求
3.各部门参会人员有序进行发言
4.辨识结果应用
5.参会人员签字
会议内容:
一、主持人()对本次专项辨识评估背景及评估重点进行安排布置
根据我单位现在的生产需要,XX区域需进行探放水作业,该区域位于XXX,现场条件(结合矿井实际进行描述)。
本次专项辨识针对于作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原因及管理上的缺陷),重点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害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二、分管负责人()对本次专项辨识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同时,提出专项辨识相关要求
1.成立专项辨识评估工作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
成员:分管副总、职能部室负责人,专业技术员等。
2.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职责:
(1)收集与本次探放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2)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3)制定动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转化应用。
(4)补充年度风险清单及管控方案。
3.本次专项辨识旨在切实提高矿井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把控危险作业各类风险及危害因素,所有参与本次专项辨识评估人员,均应当从自身专业出发认真分析,积极发言,综合考量该危险作业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有专业性指导意见且可执行的管控措施。施工单位及时依据本次专项辨识评估结果,完善措施的编写,同时利用班前会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学习,熟练掌握风险管控措施。公司、工区跟班领导、安监员,要全过程跟踪,确保作业过程中按章操作,管控措施有效落地。
三、风险辨识评估阶段
主持人():依据会前安排,依次宣布由技术部、地测部、通防部、调度室等相关部门对本次作业区域地质条件、风险管控、现场物资、施工器具等基础信息共享,施工单位对拟作业区域施工措施进行现场公布。
技术部:……
地测部:……
通防部:……
安全部:……
调度室:……
…………
主持人():下面请各部门参会人员按就座顺序有序进行发言,指出风险类型,并阐明危害因素。
发言者A:1.历史采空区、废弃巷道积水量大且隐蔽性强,若探放水钻设计不当或超前探测距离不足,可能穿透积水区导致高压水流瞬间涌入巷道。(如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即因老空水突破造成38人遇难)。
2.老空区积水范围、承压水层压力等关键数据若勘探不精准(如物探技术误差、钻孔密度不足),可能低估水害威胁。例如,某矿因未探明隐伏断层导水通道,钻孔放水时引发邻近老空水瞬间溃入,导致淹井。
3.采动破坏可能改变岩层结构,形成新的导水裂隙,尤其在复采矿井或构造带附近,原本封闭的水体可能因应力变化突然涌入巷道。
发言者B:1.断层导水通道识别偏差可能导致高压含水层水体沿断裂带涌入巷道,突水量可达每小时数千立方米。
2.钻透高压含水层时,若孔口防喷装置失效或未按规程安装,高压水流可能冲破钻孔,造成人员伤亡。例如,某矿在未预注浆加固的情况下钻探奥灰水,引发钻杆被顶出,击伤操作人员。
发言者C:1.华北型煤田奥灰岩溶水具有强承压性,钻孔穿透岩溶裂隙可能触发不可控的水-泥混合物喷出。
2.水体释放导致煤层瓦斯解吸加速,钻孔放水过程中易形成“水气同涌”,增加瓦斯聚集爆炸风险。
发言者D:1.物探技术(如瞬变电磁法、地震波法)存在分辨率限制,对薄层含水构造或小型陷落柱的漏检率高达20%~30%,导致探放水设计存在盲区。
2.受地应力、采动影响,煤岩层渗透性可能动态变化,导致原设计钻孔参数失效,出现钻孔塌孔、水量异常增大等问题。
发言者E:1.钻孔布置密度不足或角度偏差,形成探测盲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