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实施路径研究.docx
文件大小:41.9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7-31
总字数:约4.89千字
文档摘要

“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对于人们的日常出行至关重要,是城市内部的核心交通体系。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体系规模日益增大。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秉承“双碳”目标的理念从政策、人才、技术和管理上多管齐下,提升城市轨道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实施路径,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双碳”目标策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因其环保、便利、舒适和高效的特点而被普遍视为一种可持续的都市交通模式,其低碳特性对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当城市地铁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时,其运营能耗仅为其他非地铁交通方式的68%,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轨道交通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方面的突出优势。此外,轨道交通也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新发展理念的关键途径[1]。尽管轨道交通系统复杂,建设与运营成本高,且碳排放量大,与民用建筑相比存在明显不同,但仍需对其绿色建造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以适应“双碳”目标的要求。

1轨道交通绿色建造的意义与价值

1.1实现节能减排

以北京地铁为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运送一位乘客,地铁的能耗仅为燃油汽车的1/6至1/8。在绿色建造的过程中,北京地铁采用了高效节能技术和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如引入了再生制动系统,将列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回收利用,进一步降低了能耗。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1.2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铁在绿色建造中,积极推广使用可再生材料,如在地铁车厢内采用了竹质地板和座椅,既环保又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在建设过程中,地铁还注重生态保护,如在地铁线路规划时,尽量避免穿越重要的生态敏感区[2-3]。这些举措有助于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性,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健康的地球。

1.3产生经济效益

根据统计数据,采用绿色建造的地铁线路,其运营成本相较于传统建造方式降低了约15%。例如,广州地铁引入了高效节能的LED照明系统,不仅降低了能耗,也减少了维护成本。同时,绿色建造还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如广州地铁的绿色线路吸引了更多的乘客,日均客流量提升了约20%,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4提升城市形象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建造已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个城市如果能够成功实现绿色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能展示出其在环保领域的决心和能力,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此外,绿色轨道交通的建设也能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1.5营造健康与舒适性的乘车环境

绿色建造在关注环境保护的同时,也注重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在轨道交通的绿色建造中,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释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乘客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出行环境[4]。此外,通过优化列车设计和运营策略,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和舒适度,从而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2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发展现状

2.1我国绿色建造政策标准体系发展历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绿色建造领域政策体系逐渐完备,实际工程项目也在稳步实施,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1所示)。

2005年,我国建设部和科技部共同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这是国内首次出台的系统化政策文件,对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促进措施和规范标准进行了明确,提出了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

2013年,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推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这一方案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建筑节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建材和建筑工业化四个领域,并首次将“低碳”理念确立为核心。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指导下,2013年至2018年12月期间,全国范围内已经有25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投入使用超过40%的城镇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021年3月,我国进入第三个阶段,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这一导则以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为核心理念。它对绿色建造的全过程和所有流程进行了重新构建,弥补了以往绿色建造发展仅关注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的局限性。

2.2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技术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领域,包含多个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一领域的集成和协调极为复杂。在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中,实施绿色建造展现出各自的特色,但目前尚未建立一个统一、全面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该体系应涵盖所有专业领域,并贯穿轨道交通的全寿命周期[5]。

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绿色设计和施工阶段,尤其是在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方面。例如,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