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抗惊厥和抗癫痫□机制:抑制病灶的放电向周围皮质及皮质下扩散,终止或减轻发作。□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及药物中毒性的惊厥。□地西泮: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第3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作用靶点大剂量时4中枢性肌松作用:抑制中间神经元的传递,大剂量对神经肌肉接头也有阻断作用。*第3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较强的肌松和降低肌张力作用。【临床用途】□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引起的中枢性肌肉强直。□缓解局部关节病变、腰肌劳损及内镜检查所致的肌肉痉挛。□加强全麻药的肌松作用。*第3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其它作用□暂时性记忆缺失→→→用于麻醉前给药,心脏电击复律或内窥镜检查前给药。□心血管抑制(大剂量)→心率↓□呼吸抑制(大剂量)→慎用于慢阻肺*第3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知识卡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慢阻肺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被定为世界慢阻肺日。*第3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中枢神经反应-后遗效应-宿醉反应2.耐受性和依赖性3.呼吸及心血管抑制4.过量致急性中毒(嗜睡、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大剂量偶致共济失调、震颤)停药出现戒断现象。(静注过快),如心动过缓、低血压。出现运动失调、言语不清,甚至昏迷和呼吸抑制。用氟马西尼救治。【不良反应】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较轻。*第3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枢抑制药(乙醇)和本品合用,中枢抑制作用可相加或增强,易出现思睡、昏睡、呼吸抑制、昏迷,严重者可致死。如临床需合用时,宜降低剂量,并密切监护病人。【药物相互作用】*第3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苯二氮卓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癫痫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宿醉反应中毒解救:氟马西尼原理如何?*第3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十三章镇静催眠药(sedatives-hypnotics)中枢神经系统*第2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一*第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失眠insomnia是指患者自诉的睡眠发生和(或)维持的障碍,致使睡眠短失,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加之对失眠所持心态的影响,导致白日产生瞌睡、萎靡和一系列大脑功能失调症状。?它是除疼痛以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据美国调查,估计失眠人数占人口的30%~50%,我国调查研究显示约为45.4%。案例二*第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三*第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缓解过度兴奋和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凡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病人由兴奋、激动和躁动转为安静的药称为镇静药。凡能引起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为催眠药。*第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理想的催眠药应具备:快速诱导睡眠(30min即可入睡),维持时间适当,对精神活动无影响,无记忆损害,无依赖和呼吸抑制。*第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睡眠的生理周期---睡眠的时相*第9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非快动眼睡眠(NREMS)即慢相睡眠、正相睡眠和慢波睡眠(SWS):特点:●正常的α波消失,出现同步化慢波,呼吸平稳,心率↓,BP↓,代谢↓。●全身肌肉松弛,但仍能维持一定姿势,感觉暂时减退。●眼球不转动,随着睡眠加深,脑电图慢波逐渐增多。睡眠的生理周期---睡眠的时相*第10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快动眼睡眠(REMS)即快波睡眠(FWS):特点:●脑电活动呈现“同步化快波”,呼吸浅快,心率↑,BP↑,代谢↑,脸及四肢常有抽动,梦魇增多。●特别眼球有急剧动作,伴以全身肌肉完全松驰。睡眠的生理周期---睡眠的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