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这是当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期待和社会的需求。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而言,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为题目,分析了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训的原则:建立校企统一战线,明确校企共育方案;提出了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路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实践教学目标,构建校企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融入企业大家庭,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无缝衔、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职院校必须重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人在阐述了新时期校企合作的意原则的基础上,针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能够通过理论探讨,推动实践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开展人才培养。
2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训的原则
2.1建立校企统一战线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要坚持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建立校企统一战线。校企统一战线指的是学校和企业达成共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意愿,有着共同坚定的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并且建立了合作或者是联盟的关系,有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坚定的合作方案和信任基础。这也就是说,如果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统一战线,这也意味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效果越是良好,最终学生顺利毕业和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的概率也会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相反,如果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统一战线,这也就意味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企业并没有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意愿。这通常情况下会导致学校难以了解和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也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内容,从而顺利就业的概率会降低。因此,建立学校和企业的统一战线至关重要,这是培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所应坚持的原则。
为了实現和践行统一战线的原则,首先学校应该牵头发起,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培养与企业之间的信任感,并且要求企业的负责人或者相关的有话语权的人员来到学校进行访问或参观。在此基础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群负责人应该表达专业希望为企业培养需求对口人才的愿望,以此来激发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意愿和热情。基于此,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针对企业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说对应的岗位,初步拟定人才培养计划,邀请企业就学校拟定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指导,并根据企业提出的意见去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在学校和企业不断地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信任感增加,从而推动了学校和企业统一战线的建立。为了能够最终落实建立统一战线的目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负责人应该牵头制定座谈会,邀请顺丰相关的人员,最终在座谈会上,敲定学校和企业人才共同培养的统一战线和联盟。
2.2明确校企共育方案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应该坚持的第二条原则,就是明确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方案。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方案是后期指导校企合作,引导人才培养有序进行的重要依据。这也就是说,如果学校和企业之间共同建立了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共同认可这一人才培养的方案,那么在既定的框架内,最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会整体上比较高。相反,如果学校和企业没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那也就意味着校企合作,并没有有效实现,从而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实操能力不够强。那么,明确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方案,这一原则必须应该贯彻到底。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明确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方案:
第一,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共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了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发展方向和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因此,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而言,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确定为培养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这也就意味着应届毕业的学生,不仅应该熟知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或者潜力。
第二,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的各自职责。清晰的职责,划分和明确的义务责任,能够推动和学校分别开展人才培养的工作,避免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因此,对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而言,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职责划分应该做如下规定:学校负责为学生讲解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学校那组织小范围的实训课,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和场所去践行课堂知识。企业应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未学生安排实习的指导老师,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岗位工作实习,指导学生在岗位工作实习中,提升个人技能。
第三,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应该共同明确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