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无性系选育繁育与造林.ppt
文件大小:56.88 MB
总页数:80 页
更新时间:2025-08-03
总字数:约1.37万字
文档摘要

三、苗木脱病毒技术1、病毒特性及其侵染2、脱病毒方法与技术3、植物脱毒苗检测与保存第31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病毒特性及其侵染病毒是在活体细胞内寄生增殖的不具细胞结构的生命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形状。病毒的主要特征在于其简单的结构组成和复制机制。如: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蛋白质和核酸。②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也缺乏自身的核糖体,必需依赖寄主来合成蛋白质。③所含核酸使得病毒能利用寄主细胞进行复制。④具有侵染力,能够将其核酸从一种寄主细胞转移到其他寄主细胞。大多数病毒的“生活周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细胞内阶段,病毒的核酸(DNA或RNA)进入细胞,进行复制,或以其DNA结合到寄主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这是处于有生命的状态。另一是细胞外阶段,它以侵染性病毒粒子的形式存在,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处于惰性状态。第32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病毒特性及其侵染病毒不同于真菌,在寄主体外的存活期一般比较短,只能被动传播。自然界植物病毒侵染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农业操作时的机械损伤;昆虫、螨、线虫、真菌等造成的伤害;无性繁殖和嫁接。植株被病毒侵染后的主要表现为:因叶绿体被破坏或不能合成新的叶绿素而引起花叶、黄化或红化等症状;植株矮化、丛生或畸形等;形成枯斑或坏死等症状;产量和品质下降。第33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脱病毒方法与技术(1)热处理脱毒:热处理又称温热疗法,原理是植物组织处于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组织内部的病毒受热以后部分或全部钝化,但寄主植物的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热处理的方法有两种。①对于休眠器官等,在50℃左右的温水中浸渍数分钟至数小时,该方法简便易行,但易致使材料受伤。②将生长的试管苗或盆栽植株移入温热治疗室(箱)内,一般在35~40℃,短则几十分种,长则可达数月。每一种植物热处理均有其临界的温度范围,超出这一范围或处理时间过长,则使寄主植物的组织受伤。热处理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并非所有的病毒对温度都敏感,热处理对球状病毒和类似线状的病毒等所导致的病害才有效,对杆状和线状病毒的作用不大。第34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脱病毒方法与技术(2)微茎尖培养脱毒:对于无药可治的病毒病,可以通过茎尖培养(shoottipculture)脱除病毒,由于其脱毒效果好,后代遗传稳定,是目前培育植物无毒苗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感染病毒植株其体内病毒分布并不均匀,病毒的数量随植株部位与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毒浓度越低,因分生区域内无维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赶不上细胞不断分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所以生长点含有病毒的数量极其微少,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脱除病毒的效果与茎尖大小成反比。因此,采用茎尖培养脱毒法,必须将植物种类、病毒种类、剥离茎尖的大小及培养基营养组成四方面统一考虑,才能收到理想的脱毒效果。苹果、梨、枣树、桃树、葡萄、柑桔、甜樱桃、泡桐与桑树等均利用了该方法进行了脱毒。第35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脱病毒方法与技术(3)茎尖培养与热处理结合的脱毒:将休眠茎段在恒温水浴锅内40~50℃下处理几十分钟到几小时,或将材料放入30~38℃的人工气候箱中热处理1~2个月,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脱除病毒,减少茎尖部位的病毒含量,以便可剥离较大的茎尖,如切取0.5cm的茎尖,这样大的茎尖很容易启动培养。也可以将试管苗进行热处理,然后从试管苗上切取较大的茎尖。利用热处理结合茎尖组织培养,培育的无病毒枣树、苹果、梨的植株,不仅提高了果实产量,还改善了果实品质。(4)珠心胚培养脱毒:柑桔类多胚品种中除一个受精胚外,尚有多个由珠心细胞形成的无性胚称为珠心胚。因为珠心与维管束系统无联系,由其产生的植株全部无病毒,但珠心胚大多是不育的,必须进行离体培养才能发育成正常的幼苗。用这一技术对柑桔的主要病毒与类病毒的病原体,包括不能为热疗法除去的病毒,如柑桔裂皮病、柑桔速衰病均十分有效。第36页,共8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脱病毒方法与技术(5)愈伤组织脱毒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经过反复继代培养后会不含病毒,从该愈伤组织上再生的不定芽也不含病毒,这可能是由于病毒的传播需要经过维管组织、输导组织以及胞间连丝,而愈伤组织之间无病毒传播的有利条件,因此从愈伤组织上诱导再生芽也是获得无病毒的植株的途径之一。(6)茎尖微体嫁接脱毒有些木本植物茎尖培养难以生根,可将其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培育成试管苗,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14~1.0mm茎尖,在砧木切断面上进行试管内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这一技术已成为西班牙培育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