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稻田管理模式与杂草控制的协同作用.docx
文件大小:112.7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8-02
总字数:约8.25千字
文档摘要
泓域学术·高效的论文辅导、期刊发表服务机构
稻田管理模式与杂草控制的协同作用
说明
稻田杂草种类繁多,且不同杂草的生长周期、繁殖方式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常见的水稻杂草包括但不限于早熟禾、狗尾草、苍耳等。不同杂草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大多数杂草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易在稻田中迅速蔓延。对于这些不同种类的杂草,单一的防治措施往往难以有效应对,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稻田杂草通过占用水、土壤养分及阳光资源,对水稻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杂草生长初期,它们的根系和叶片占据了大量空间,导致水稻苗的生长受限,形成生长不均、品质不佳的现象。杂草的某些种类还可能分泌毒素或通过生物竞争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