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思路
三峡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是以三峡文化资源为载体和内容,来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三峡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可大致按照以下思路进行:一、找准三峡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出发点研学旅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是全面培养人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峡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就是要让学生在三峡文化资源场景中,去体验、探究,感受祖国的打好河山,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
二、做好三峡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前准备(一)了解学生学情在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因素决定了活动的水平和深度。
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则会影响活动的方式。
(二)梳理和评估研学资源在了解学生学情之后,可参照“六大核心素养”的总体培养目标。对三峡区域内可能用于研学旅行的各种资源、场景、条件进行充分考察,评估这些资源在素质教育中的特色性、可用性以及接待条件,为后一步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打下基础。
三峡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为研学旅行活动的特色开发提供了丰富、便捷的素材源泉。
在充分理解三峡地域优势的基础上,巧用本地资源,发挥其不可多得的教育功能,能够真正让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实践活动的特色化开展事半功倍。
三、掌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一般过程研学旅行一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确定活动主题研学旅行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以问题的发生、探索与解决为主线串起各个活动。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探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转化为课程进行探索实施。
(二)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做到“四要”:要切实可行,操作性强;要保障到位,安全可靠;要特色鲜明,体现创新;要突出参与、探究与体验。
活动方案是否切实可行,主要取决于方案是否完整合理,如活动目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活动内容是否符合整合的理念,是否体现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兴趣爱好;活动方式是否多种多样,学生是否有体验的安排等。
(三)编写研学手册研学旅行手册相当于研学旅行中的“路线图”“口袋书”,其使用贯穿了整个研学旅行过程,包括出行前、出行中和出行后。
研学手册作为学生旅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载体,不仅内容设计要科学,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引领,还要让学习过程有趣味,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欲望。
三峡文化研学旅行手册应突出三峡文化特色,主体内容应遵循中小学课程设计原则,需含有课程目标、课程安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基本内容。
四、明确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重点要素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三峡文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应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和要求下,使研学旅行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
开发过程中要明确以下五点要素:(一)立足教育性。(二)突出实践性。(三)加强融合性。(四)提高专业性。(五)确保安全性。
谢谢大家所引用图片均为教学需要,不做其他商业用途,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