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企业标准流程管理方案
第一章订单流程
纺织印染行业主要运行的是订单生产方式,因此,企业的主流程设计以订单为主线。订单流程是整个纺织印染企业运营的起点,其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阐述订单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操作规范。
1.原布检验流程
原布检验是订单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流程
烧毛的目的是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金属,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损伤织物的目的。
3.退浆流程
纺织厂为了顺利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既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减弱,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维损伤大,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流程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棉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因此,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经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浓碱液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等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皂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除。
5.漂白流程
棉织物煮练后,由于纤维上存在天然色素,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于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是去除色素,赋予织物洁白、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氯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织物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较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部分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适当条件下,与烧毛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高,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漂白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需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放过程中因残留氯而受损。
6.丝光流程
丝光是使织物在经向或纬向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棉织物上,尽量使用简洁的表格形式展示信息,表格中不要出现“信息未提供”。
纺织印染企业标准流程管理方案
第一章订单流程
订单流程概述
|流程步骤|具体内容|信息来源|
||||
|原布检验|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webpage0]|
|烧毛|烧毛的目的是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炽热金属,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炽热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损伤织物的目的。|[webpage0]|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既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又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