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名篇名句默写(讲义)(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520.2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8-05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01

02

0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04

05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名篇名句默写

(72篇)

①2021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均是情境式理解性默写,分值6分。

②考题既有古文,也有诗词,一般两者会兼顾出现。

③考题填空侧重考查一些含有生僻字、易错字的句子。

名篇名句默写试题多为根据语言情境填空。这种默写实际上是“古诗文情境式理解性默写”,也即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语言提示填写正确的诗句。

与以前的识记默写填空相比,情境式理解性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

备考策略:

1.背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的72篇古诗文,理解文句(诗句)内涵。

2.清理72篇古诗文句中的通假字、同音字、生僻字及同音异形字,防止写错别字。

考点一

解释型填空题旨在评估诗文句的思想内涵及情感倾向。在题干提供的语境材料中,对需要默写的句子有明确解释或明显提示。

(1)(2024新高考Ⅰ卷)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通过简短的两句,引导学生以平凡事物展现宏大主题,并借助日常实例传达深远寓意。

(2)(2023新高考Ⅱ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这两句看似闲适,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彻夜难眠。

考点二

衔接型默写题旨在确保题干提供的语境材料与要默写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连贯,一脉相承。换句话说,默写的句子是材料句的组成部分,内容上前后连贯。

(1)(2023年全国甲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过了几个月后,则“”。

(2)(2023新高考Ⅰ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遭遇了李陵之祸后,因痛惜未能完成此书,故而……””。

考点三

比较型默写题,对比分析题干提供的语境材料中的名言名句与要求默写的句子。比较的具体角度包括:思想情感、哲理观点、意境或写作手法等。

(1)(2023年全国甲卷)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2)(2023年全国乙卷)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这两句描绘的景致颇为相似。

考点四

意象型默写,即以意象为命题核心。意象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符合意象特征的答案可选,不符合者则不可。

(1)(2023年全国甲卷)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2)(2022新高考II卷)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考点五

技巧型默写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诗文表达技巧的掌握,题干中通常会隐含或明确指出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法。

(1)(2024新课标Ⅰ卷)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即借汉代之典故来类比唐代,以古喻今。”

(2)(2021新高考Ⅰ卷)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两句对仗,两喻并用,诗人借此表达对官场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考点六

应用型默写题旨在评估考生在特定语言情境下运用古诗文的能力。应用型默写答案灵活多变,平时应重视古代诗词的积累,并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

(1)(2024新高考Ⅰ卷)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多种树木的栽种深受游客喜爱。

(2)(2023新高考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建议直接引用古人的成句,例如“????????”。”就很好。

名篇名句的热门题型主要涉及情境化应用型默写。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类型值得关注。

一、

[典例1](2019·北京高考)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通俗的话来说,这便是“本末倒置”。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在感慨时间飞逝时,我们常引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一成语。古诗文中常以“,”这样的名句来表达感叹之情。

二、

[典例1]李白《蜀道难》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描绘了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典例2]屈原于《离骚》中巧妙运用互文手法。比喻、运用象征等手法,通过坚贞芳香的植物来展现自己精诚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

生僻难写字

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如:钿头银篦击节碎(篦)、妃嫔媵嫱(媵)

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

如:别有幽愁暗恨生(幽——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