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EXXX—2025
1
高容量硬碳负极材料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容量硬碳负极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高容量硬碳负极材料的生产及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521—2023石墨化学分析方法
GB/T13732粒度均匀散料抽样检验通则
GB/T1958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GB/T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39560.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
GB/T39560.5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5部分:AAS、AFS、ICP-OES和ICP-MS法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镉、铅、铬以及金属中镉、铅的含量
GB/T39560.6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6部分: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
GB/T39560.70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7-1部分:六价铬比色法测定金属上无色
和有色防腐镀层中的六价铬[Cr(VI)]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硬碳负极材料hardcarbonanodematerials
在2500℃以上高温下难以石墨化的一类碳材料,可在层间、孔隙、空位和其他缺陷位点实现储钠。
4技术要求
4.1外观
黑色粉末,无金属光泽,无杂质。
4.2技术指标
T/CASMEXXX—2025
2
高容量硬碳负极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过筛检测(200目标准筛)
全通过
粒度分布/μm
D10
≥2.0
D50
5.0~10.0
D90
≤18.0
D100
≤30.0
固定碳/%
≥99.0
水分/%
≤0.10
灰分/%
≤0.30
pH值
7.0±2.0
振实密度/(g/cm3)
≥0.6
粉末压实密度/(g/cm3)
≥0.9
真密度/(g/cm3)
≥1.5
比表面积/(m2/g)
≤10.0
4.3电化学性能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电化学性能
项目
指标
首次库仑效率/%
≥92.0
首次充电比容量/(mA·h/g)
≥330.0
4.4限用物质限量
应符合GB/T26572的规定。
4.5净含量
应符合JJF1070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外观
自然光条件下目视检查。
5.2技术指标
5.2.1过筛检测
T/CASMEXXX—2025
3
5.2.1.1仪器设备
标准筛:200目(筛孔:0.075mm)。
5.2.1.2试验步骤
按以下步骤进行:
a)使用试验刷将标准筛筛框及底座、取样勺等清洁,确保表面无颗粒物料残留;
b)使用取样勺取适量待测物料置于标准筛内,往复摇动轻拍标准筛侧框,直至物料基本筛尽;
c)确认标准筛筛网上有无大颗粒残留。
5.2.2粒度分布
按GB/T24533—2019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5.2.3固定碳
按GB/T3521—2023中第8章的规定进行。
5.2.4水分
按GB/T3521—2023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
5.2.5灰分
按GB/T3521—2023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
5.2.6pH值
按GB/T24533—2019中附录C的规定进行。
5.2.7振实密度
按GB/T24533—2019中附录M的规定进行。
5.2.8粉末压实密度
按GB/T24533—2019中附录L的规定进行。
5.2.9真密度
按GB/T24533—2019中附录D的规定进行。
5.2.10比表面积
按GB/T19587的规定进行。
5.3电化学性能
按GB/T24533—2019中附录G的规定进行。
5.4限用物质限量
5.4.1铅、镉含量按GB/T39560.5的规定进行。
5.4.2汞含量按GB/T39560.4的规定进行。
5.4.3六价铬按GB/T39560.701的规定进行。
T/CASMEXXX—2025
4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