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公司发货地址核对流程规章
一、总则
本公司秉持“诚信、高效、共赢”的企业文化,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批发服务。发货地址核对作为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关乎客户能否准确、及时地收到货物,对于维护公司信誉、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发货地址核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特制定本规章。
本规章依据公司扁平化管理理念设计,旨在减少层级,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确保各环节紧密协作,以实现社会效益与公司效益的双赢。同时,注重在流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员工和客户的需求。
二、适用范围
本规章适用于批发公司全体涉及发货业务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销售部门、仓储部门、物流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涉及到与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所有客户。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销售部门:负责接收客户订单,记录客户发货地址信息,并初步核对地址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订单生成后,及时将发货地址信息传递给仓储部门。
2.仓储部门:在接到销售部门传递的发货地址信息后,再次进行详细核对,并与库存信息进行关联。确保货物准备与发货地址信息匹配,无误后将信息传递给物流部门安排发货。
3.物流部门:收到仓储部门传递的发货地址信息后,进行最后的确认,重点核对地址是否符合物流配送范围和要求。对于存在疑问的地址,及时与销售部门或客户沟通核实,确保货物能够顺利送达。
4.客户:在下单时应提供准确、详细的发货地址信息,并在公司要求核对时积极配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1.发货地址信息接收
-销售部门在接到客户订单时,应详细记录客户提供的发货地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详细地址(省、市、区、街道、门牌号等)。
-销售部门需对客户提供的地址信息进行初步的完整性检查,确保必填信息无遗漏。如发现信息不完整,应及时与客户沟通补充。
2.发货地址信息传递
-销售部门在订单生成后1小时内,将发货地址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仓储部门。传递方式可采用公司内部信息化系统、电子邮件等,并确保信息传递成功的记录可查。
-仓储部门在收到发货地址信息后,需在30分钟内进行确认接收,如未及时收到或信息存在疑问,应立即与销售部门沟通。
3.发货地址信息核对
-仓储部门收到发货地址信息后,首先核对地址是否符合公司发货要求,如是否在公司规定的配送区域内等。然后与库存信息进行比对,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准确地从相应仓库发出。
-对于一些模糊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地址,仓储部门应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客户或销售部门进一步核实。
-物流部门在收到仓储部门传递的发货地址信息后,进行最后的核对。重点检查地址是否符合物流配送路线规划和特殊要求,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交通限制或特殊配送时间要求等。
-物流部门如发现地址存在问题,应在1小时内反馈给仓储部门和销售部门,共同协商解决。
4.发货地址信息变更处理
-若客户在订单生成后需要变更发货地址,应及时联系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在收到客户变更请求后,详细记录变更内容,并在1小时内将变更信息传递给仓储部门和物流部门。
-仓储部门和物流部门在收到变更信息后,重新按照上述核对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变更后的地址准确无误,且不影响货物的正常发货和配送。
5.发货地址信息存档
-发货完成后,销售部门、仓储部门和物流部门应将发货地址信息进行存档,存档期限为订单完成后两年。存档信息应包括原始地址信息、变更记录、核对过程记录等,以备后续查询和追溯。
五、权利与义务
1.员工权利与义务
-权利:员工有权获取准确、完整的发货地址信息,以便顺利开展工作。对于在核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员工有权提出疑问并要求相关部门或客户进行澄清。同时,员工有权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获得与发货地址核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相关的奖励。
-义务:员工有义务认真、负责地核对发货地址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应保证信息的及时、完整。如因个人疏忽导致发货地址错误,员工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客户权利与义务
-权利:客户有权要求公司对发货地址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对于公司在核对地址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客户有权利进行解释和说明。如因公司原因导致发货地址核对错误,客户有权要求公司采取补救措施并获得相应赔偿。
-义务:客户有义务在下单时提供准确、详细的发货地址信息,并在公司要求核对时积极配合。若客户需要变更发货地址,应及时通知公司并提供准确的变更信息。
六、监督与考核机制
1.内部监督
-成立发货地址核对监督小组,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监督小组定期对发货地址核对流程进行检查,包括信息接收、传递、核对、变更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