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习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试题: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尤尼梅进公司,并将第一批机器人称为“尤尼梅物”,意思是“万能自动”,()因此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选项A.英格伯格
选项B.尤尼梅物
选项C.德沃尔
选项D.英格伯格、德沃尔
答案:(A)
2.试题:按工作原理,感应式接近开关应属于()式传感器。
选项A.光栅
选项B.电流
选项C.电感
选项D.电压
答案:(C)
说明:感应式接近开关是利用导电物体在接近这个能产生电磁场接近开关时,使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这个涡流反作用到接近开关,使开关内部电路参数发生变化,由此识别出有无导电物体移近,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或断。这种工作原理与电感式传感器类似,所以感应式接近开关应属于电感式传感器。
3.试题:一个交流RC串联电路,已知UR=3V,UC=4V,则总电压U等于()V。
选项A.6
选项B.5
选项C.1
选项D.7
答案:(B)
说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矢量合成原理,在交流RC串联电路中,总电压\(U\)与电阻电压\(U_R\)、电容电压\(U_C\)满足\(U=\sqrt{U_R^{2}+U_C^{2}}\)。已知\(U_R=3V\),\(U_C=4V\),则\(U=\sqrt{3^{2}+4^{2}}=5V\)。所以总电压\(U\)等于\(5V\),即大于\(5\)的选项为正确答案,故答案选[C]。
4.试题: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需要通过求解()获得各个关节角的位置控制系统的设定值。
选项A.运动学逆问题
选项B.运动学正问题
选项C.动力学逆问题
选项D.动力学正问题
答案:(A)
说明:运动学逆问题是指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求解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在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给定的轨迹,通过求解运动学逆问题来获得各个关节角的位置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从而控制机器人按照预定轨迹运动。而运动学正问题是已知关节角度求末端执行器位姿;动力学正问题是已知关节力或力矩求机器人运动状态;动力学逆问题是已知机器人运动状态求关节力或力矩。所以答案选B。
5.试题:工业机器人机座有固定式和()两种。
选项A.旋转式
选项B.移动式
选项C.行走式
选项D.电动式
答案:(C)
说明:工业机器人机座有固定式和行走式两种。行走式机座使机器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扩大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和应用范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需求。
6.试题:在PLC梯形图编程中,触点应()。
选项A.写在水平线上
选项B.写在垂直线上
选项C.直接连到右母线上
选项D.串在输出继电器后面
答案:(A)
说明:触点应写在水平线上,这样符合梯形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逻辑顺序,便于编程人员理解和编写程序,能清晰地表示出各逻辑支路的连接关系。而垂直线上一般放置输出线圈等;触点不能串在输出继电器后面;触点也不能直接连到右母线上。
7.试题:()年,电子学家德沃尔获得了一项“可编程序机械手”的专利。
选项A.1954
选项B.1966
选项C.1958
选项D.1956
答案:(A)
说明:1954年,电子学家德沃尔获得了一项“可编程序机械手”的专利。这是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后续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8.试题:()是机器人反复定位一个位置产生误差的均值。
选项A.工作速度
选项B.重复精度
选项C.工作精度
选项D.工作载荷
答案:(B)
说明:重复精度是指机器人反复定位一个位置产生误差的均值,它反映了机器人定位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工作速度主要指机器人运行的快慢程度;工作载荷是机器人能够承载的重量;工作精度侧重于机器人实际工作时与理论位置的接近程度,均不符合题意。
9.试题:对输入脉冲信号防止干扰的输入滤波采用()实现。
选项A.降低电压
选项B.重复计数
选项C.高速计数
选项D.整形电路
答案:(D)
说明:对输入脉冲信号防止干扰的输入滤波可采用整形电路来实现。整形电路能够去除信号中的杂波、毛刺等干扰,将不规则的脉冲信号整形成规则的、符合要求的脉冲信号,从而起到防止干扰的作用。降低电压无法直接实现对脉冲信号的滤波抗干扰;重复计数与防止脉冲信号干扰并无直接关联;高速计数主要侧重于对脉冲数量的快速准确计数,而非针对干扰进行处理。
10.试题:机器人力觉传感器分为()。
选项A.关节力传感器、腕力传感器、握力传感器
选项B.臂力传感器、腕力传感器、握力传感器
选项C.臂力传感器、腕力传感器、指力传感器
选项D.关节力传感器、腕力传感器、指力传感器
答案:(D)
说明:机器人力觉传感器主要分为关节力传感器、腕力传感器、指力传感器。关节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关节处的力;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