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法理学题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题目:一个法律规则在()意义上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等三个要素组成的。
【A】空间
【B】时间
【C】逻辑
【D】顺序
答案:C
详解:法律规则的三要素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从逻辑结构上对法律规则进行的剖析,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而非按照顺序、时间或空间来组成。
2.题目:关于法律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国家内部已经废止的法律仍然属于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之内
【B】法律体系的现行性要求一定是正在生效的法律
【C】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都不尽相同
【D】不同时期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也不尽相同
答案:A
详解: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具有现行性,要求构成体系的法律是正在生效的,已废止的法律不属于法律体系范畴,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不同,其法律体系都不尽相同,C选项正确;随着时代发展,法律不断演变,不同时期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也会有所不同,D选项正确。
3.题目:不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活动是?()
【A】发展友谊关系
【B】土地依法转让
【C】法人登记
【D】领取结婚证书
答案:A
详解:法的调整性职能是指法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职能。选项A法人登记、选项B领取结婚证书、选项C土地依法转让,这些活动都涉及到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是法的调整性职能的体现。而选项D发展友谊关系属于道德、情感等范畴,并不直接涉及法律关系的调整,不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活动。
4.题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规定属于()。
【A】法律技术性规定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则
【D】法律原则
答案:D
详解: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规定体现了司法活动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导向,是一种抽象的、指导性的规范,属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后果的准则;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技术性规定主要涉及法律的制定、解释、适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所以该规定不属于法律规则、法律概念和法律技术性规定。
5.题目:关于法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C】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D】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答案:C
6.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B】一国的法律只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C】只有刑事法律才能在本国领域外发生效力
【D】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答案:A
详解:一般来说,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会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比如我国公民在国外,如果涉及到民事、经济等方面遵循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保障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选项A中一国法律不仅在陆地,在其领海、领空等主权实际管辖范围都有效;选项C一国法律不仅在国内有效,在符合条件的国外也可能有一定效力;选项D民事、经济等法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在本国领域外发生效力,并非只有刑事法律。
7.题目: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
【A】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
【C】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D】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答案:D
详解:平权型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的划分依据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否特定化。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的划分依据是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所调整的具体社会关系的性质所作的分类。所以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应划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答案选A。
8.题目:法的指引作用是()。
【A】法的一种社会作用
【B】法在各类社会规范中所特有的作用
【C】一种律他作用
【D】一种自律作用
答案:D
详解: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是一种自律作用。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而律他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