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3.5能量量子化 学案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docx
文件大小:298.8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8-07
总字数:约1.48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三章

1.了解黑体辐射及其研究的历史脉络,感悟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2.了解能量子的概念及其提出的过程,领会这一科学概念的创新性突破中蕴含的伟大科学思想。

3.掌握宏观物体与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规律,领悟量子理论的建立显著提升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深度。

一、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有关。

2.热辐射规律:温度越高,热辐射中波长较短的成分越强。

3.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

4.黑体辐射:黑体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1)绝对的黑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黑体并非总是黑色,它不反射外来电磁波,却能自身辐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例如炼钢炉口的小孔。一些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白炽灯灯丝)都被当作黑体来处理。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5.一般材料物体除了热辐射,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所以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二、

1.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的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2.能量子大小:ε=hν。

ν是电磁波的频率,h是普朗克常量,h=610-34J·s。

3.爱因斯坦光子假设:光(电磁波)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这些能量子叫作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

三、

1.定义:原子量子化的能量值。

2.原子处于能级最低的状态时最稳定,称为基态;处于较高能级状态时,称为激发态。

3.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

4.原子光谱的谱线是一些分立的亮线。

(1)物体的温度越高,热辐射的电磁波中波长越长的成分越强。

(2)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规律只与温度有关。

(3)普朗克量子假说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4)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任务一:

C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颜色不一定为黑,故选项A错误;黑体辐射的强度仅取决于温度,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小孔仅吸收电磁波而不反射,从而形成一个黑体,而非空腔,故选项D错误。

B所有物体持续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同物体的红外线特征各异。使用“红外夜视仪”能清晰辨识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不受白天和夜晚的影响,即可确认出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行动。故只有B正确。

任务二:

A.hB.

A[由波速公式c=λν,可得ν=,由光的能量子公式ε=hν得ε=h。故选A。

[变式训练2-1]

根据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必须为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其中ε=hν。因此,选项A错误,B正确;C也正确。能量子假说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性,与宏观世界不同,并不与现实世界相矛盾,故D错误。

任务三:

[例3]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E1=-13.6eV。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在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V。该光子的能量对应于原子所在激发态的能量为________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即En-(-13.6eV)=-0.96×(-13.6eV),解得En=-0.54eV。

解析由题意可知:Em-En=hν1,Ek-En=hν2。因为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ν2ν1,即k能级的能量大于m能级的能量,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时向外辐射能量,其值为Ek-Em=hν2-hν1,故只有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