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课件.pptx
文件大小:1.2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8-07
总字数:约2.99千字
文档摘要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课件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

目录壹义和团运动概述贰八国联军入侵叁义和团的抗争行动肆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冲突伍义和团运动的影响陆课件内容的教育意义

义和团运动概述第一章

起源与发展01义和团起源于19世纪末的中国民间秘密结社,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后逐渐演变为反外教运动。021898年,义和团在山东、直隶等地迅速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吸引了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参与。03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的扩大,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同时也标志着其衰落的开始。民间秘密结社的形成义和团的兴起八国联军的介入

主要成员与组织义和团运动由赵三多、张德成等民间领袖发起,他们号召民众反抗外国势力。义和团的领导者0102拳民主要由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组成,他们因对外国势力的不满而加入义和团。拳民的构成03八国联军由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等国组成,他们联合起来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的组成

抗击八国联军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进行经济掠夺,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外国势力的侵略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引发民间反洋教情绪,义和团利用这一点发动群众。民间反洋教情绪清政府在面对外国势力时屡屡妥协,导致国家主权受损,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义和团运动中,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排外情绪成为抗击八国联军的重要心理基础。民族主义和排外情绪

八国联军入侵第二章

入侵原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以排外和反基督教为特点,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恐慌和干涉。义和团运动的爆发01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摇摆不定和对外国使馆的攻击,成为八国联军入侵的直接导火索。清政府的外交政策02西方列强为了保护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扩大影响力,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列强的经济利益03

入侵过程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集结,准备向北京进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联军集结联军首先攻占了大沽口炮台,这是进入北京的重要门户,标志着战争的开始。攻占大沽口八国联军包围北京城,义和团和清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终未能阻止联军的进攻。北京围城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割地赔款,标志着八国联军入侵的结束。签订辛丑条影响与后果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01签订不平等条约战争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社会秩序崩溃,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02加剧社会动荡八国联军的胜利使得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进一步扩张,加深了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控制。03西方列强势力扩张

义和团的抗争行动第三章

主要战役北京围攻廊坊大8月,义和团包围了北京的外国使馆区,试图驱逐外国势力,但最终未能成功。1900年6月,义和团在廊坊成功阻击了八国联军的进攻,是义和团抗争中的重要胜利。02义和团与清军联合,对天津租界内的八国联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天津保卫战

抗争策略与方法利用民间信仰义和团通过宣扬民间信仰,如法术和神力,增强民众的抗争信心和凝聚力。破坏铁路和电报线为了切断八国联军的补给线和通讯,义和团积极破坏铁路和电报设施。伏击战术围攻外国使馆义和团成员常采用伏击战术,利用地形优势对八国联军进行突袭,造成其伤亡。义和团组织了对北京外国使馆区的围攻,试图通过围困迫使外国势力撤退。

抗争中的重要事件义和团与清军在北京城内与八国联军展开激烈战斗,城内多处建筑被毁。北京城的战斗1900年,义和团成员围攻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区,试图驱逐外国势力。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同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义和团与清军联合抵抗,但最终不敌。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在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途中颁布了对义和团的镇压令。慈禧太后逃亡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冲突第四章

冲突起因01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扩大,引发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02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反对外国宗教和文化,导致与外国势力的直接冲突。03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义和团对抗外国势力,但随后又因列强压力而转向镇压义和团。外国势力的扩张义和团的排外运动清政府的利用与矛盾

冲突经过19世纪末,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迅速蔓延至北京等地。义和团的崛起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天津,义和团与清军联合抵抗,但最终失守。天津战役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辛丑条约签订面对义和团的威胁,清政府请求八国联军介入,导致国际军事干预。八国联军的介入同年7月,八国联军包围北京,义和团和清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未能阻止联军进入北京城。北京围攻

冲突结果在八国联军的军事压力下,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支付巨额赔款并接受列强的干涉。清政府的屈服八国联军胜利后,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