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四季》4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古诗和儿歌。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
◎认识50个生字、10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2个字和7个笔画。
◎借助“南北、男女”等词语,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语言积累
◎仿照“草芽尖尖”“荷叶圆圆”,积累和拓展带叠词的短语。
◎拓展积累与四季有关的词语。
◎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初步懂得要珍惜时间。
◎背诵《秋天》《江南》《雪地里的小画家》。
阅读理解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初步认识自然段。
◎结合插图,感知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
口头表达
◎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能向他人作自我介绍,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交流,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
◎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
◎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3雪地里的小画家
1.认识“的、家”等11个生字,认识宝盖头1个偏旁,会写“竹、马”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竖折、横折钩3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1.认识“的、家”等11个生字,认识宝盖头1个偏旁,会写“竹、马”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竖折、横折钩3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2.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观察图片联系生活朗读与书写示范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动物以及动物脚印的卡片。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月日
执教:
1.认识“的、竹、牙”3个生字,会写“竹、马、牙”3个字和竖折、竖折折钩2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哪几位“小画家”来画画,了解青蛙冬眠的知识。
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一定喜欢画画,你们都是用什么画画的呢?
生:彩色铅笔、油画棒。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群不用颜料不用笔就能作画的朋友!(板书课题)
师: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老师点评。)
师:老师觉得你是小小朗读家。“的”字读得又轻又短,请你带着其他小朋友把课题读一遍。(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师: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好听。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哪些?他们画出了怎样奇妙的画作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吧!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课文,看谁读得准,读得好。(生练读)
师:小朋友们读书的样子真好看。老师也想读,请你们认真听,遇到刚才没读准音的字可以圈出来。(师范读)
师:小朋友们捧起书,再好好读课文,看谁越读越好听。(生再读)
师:小朋友们边读儿歌边看书上的画,用横线画出小画家的名字。(生边读边画)
师: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请一位小朋友说给我们听。
生: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师板书: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师:如果在说这四个小画家时,加上一个“和”字,可能会更好听。谁来试一试?
生:小画家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
师:这样说,清楚完整,大家一起说一说。(学生齐说)
师:真奇怪,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师:(课件出示两个带拼音的词:参加、睡着啦)这两个词小朋友读得真准,谁还想读?(指名读)
师:“参”是平舌音,“睡着啦”的“着”读得真好。小朋友们一起把两个词读一遍。(齐读)奖励你们猜猜看,这里的“睡着啦”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冬眠了。冬天到了,青蛙不吃也不喝,等春天才醒过来,就叫冬眠。
师:小朋友们懂的知识真多,好样的。请把最后两句话再读一遍。(齐读)
师: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会冬眠?
活动一:冬天,下面哪些动物也像青蛙一样睡着了,请打“√”。
师:原来小乌龟冬天也会睡着。
师:睡着了,咱先不管它。奖励小朋友们再读课文,看看小画家们画了哪些画?请在书上圈一圈。(生边读边圈。)
活动二:读一读课文,在儿歌里圈一圈小画家们画了哪些画。
师: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什么?
生:小鸡画竹叶。
师:读得真准,竹叶的“竹”是翘舌音。请小朋友们再读一遍。(齐读)
生:小狗画梅花。
生:小鸭画枫叶。
生:小马画月牙。
师:大家很快找到了小画家们的画,真是小小辨别家。请小朋友们做小小朗读家,再读一读这几个句子。(齐读)
师:(课件出示句子: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