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一历史必修二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docx
文件大小:12.5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8-08
总字数:约1.46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一历史必修二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例阐释大众传媒变迁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大众传媒的变化,理解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3.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从历史角度看待传媒发展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大众传媒变迁的四个阶段(报刊、影视、广播、互联网)及其主要成就。

2.互联网对大众生活的全方位影响。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不同时期大众传媒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大众传媒变迁的相关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历史脉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具体的报刊、影视、广播、互联网相关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大众传媒的变化。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给学生播放一段当下热门的网络短视频,然后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内容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给大家的呀?在以前,人们可没有这么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那大众传媒都经历了哪些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讲解(15分钟)

-从课本的基础定义入手,边写板书边举例子。比如讲报刊的出现时,提到中国近代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让学生了解报刊在传播信息、开启民智方面的作用。

-讲解影视发展时,展示一些经典电影片段,说明影视艺术如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介绍广播时,提及一些早期的广播节目形式,强调广播在传播信息及时性方面的优势。

-重点讲解互联网,结合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如网上购物、在线学习等,分析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交方式等带来的巨大变革。

3.课本讲解

-必修二第X页第X段:“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前提的,它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分析:这段里的关键词是“大众传媒”“印刷术”“信息传播”。作者先明确了大众传媒的概念,然后指出印刷术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为后文讲述大众传媒各阶段的发展做铺垫。提醒学生把“大众传媒的发展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前提的”这句话画出来,咱们一会儿重点讨论。

4.互动交流

-让大家4人一组,围绕“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利与弊”聊5分钟,每组派代表说3分钟,其他人要是有不同想法,随时举手补充呀!

-参考答案:从利的角度看,互联网让信息获取更便捷,拓宽了学习渠道,方便了社交和购物等;从弊的角度看,可能存在信息过载、网络诈骗、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等问题。不过互联网的利弊是相对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使用。

5.作业设计

-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份自己感兴趣的报刊、广播节目、影视作品或互联网产品的资料,分析其特点及对社会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六、结语

今天这节课,大家对大众传媒变迁的讨论很热烈,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思考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回去记得完成作业哦~

七、教学反思

今天讲大众传媒变迁的时候,发现部分同学对互联网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有点吃力,看来这块还是需要多举一些更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才行呀!不过课堂上大家的互动比预想的好,小组讨论很积极,超开心!以后要继续优化教学方法,让每个同学都能更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