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空间索面斜拉桥平面等效算法及其在施工控制中的应用与创新.docx
文件大小:39.94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8-08
总字数:约2.64万字
文档摘要

空间索面斜拉桥平面等效算法及其在施工控制中的应用与创新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桥梁结构形式,以其跨越能力强、造型优美、结构轻盈等显著优势,在现代交通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发展历程来看,斜拉桥的雏形可追溯至17世纪,意大利工程师Verantius于1617年建造了一座带有几根斜铁链的桥,这被认为是有记录的最早的斜拉桥。然而,受制于当时有限的科技水平,无法进行可靠的力学分析以及提供高强度材料,斜拉桥的发展陷入停滞。此后在18-19世纪,英、法、德等国虽尝试建造木制斜拉桥,但均因材料强度不足和结构受力分析困难而失败。直到1938年,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