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人防地下室人防设备竣工质量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及地点
(1)本工程名为“XX市人防地下室建设项目”,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旨在提升城市人防能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于2023年3月正式开工,预计2025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
(2)该人防地下室设计为双层结构,地上部分为商业综合体,地下部分为人防设施。地下部分分为三个区域:紧急避难区、物资储备区和设备维护区。紧急避难区可容纳约2000人同时避难,物资储备区可储存各类应急物资,设备维护区则用于日常设备维护和保养。
(3)工程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人防要求,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例如,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达到8度;在通风排烟系统上,采用了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在给排水系统上,采用了双回路供水和排水系统,确保在突发事件下仍能正常使用。此外,工程还配备了应急照明、广播、通讯等设施,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1.2工程规模及结构
(1)XX市人防地下室建设项目整体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达10.8万平方米,其中人防地下室部分面积为8.2万平方米。该工程包括紧急避难、物资储备、人员掩蔽和指挥通信等功能区,能够满足大型城市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需求。
(2)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等级达到8度,确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地下室共分为四层,每层净高约为3.6米,可容纳约5000人在紧急情况下进行避难。此外,地下室的抗爆等级达到6级,能够有效抵御空爆和近爆冲击波的影响。
(3)在人防地下室内部,设有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系统、消防系统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行。通风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与自然排烟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迅速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给排水系统采用双回路设计,确保在突发事件中供水排水不受影响;电力供应系统采用不间断电源(UPS)和应急发电机组,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1.3设计及施工单位
(1)XX市人防地下室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为我国知名的设计院——XX建筑设计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于1950年,拥有60多年的建筑设计与研究经验,是我国最早从事人防工程设计的研究机构之一。在设计团队中,汇集了众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和工程师,他们在人防工程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专业素养。此次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严格按照国家人防工程设计规范和地方标准进行,结合XX市地理环境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2)施工单位为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国家一级建筑施工企业,具有丰富的建筑施工经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了众多大型公共设施、住宅小区和工业项目,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始终秉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在XX市人防地下室建设项目中,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3)XX市人防地下室建设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项目前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政府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多次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同时,项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XX市人防建设领域的示范工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XX市的人防能力,为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2.1检测依据
(1)检测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首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074-2015)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人民防空工程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包括结构安全、防护性能、通风排烟、给排水、电力供应等方面。其次,《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5-2013)针对人防地下室的工程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工程满足战时和人防需求。此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作为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依据,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全面要求。
(2)在检测过程中,还将参考《人民防空地下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GB50225-2019),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人防地下室工程各分项工程的检验内容和验收标准。同时,《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等相关标准,用于指导设备安装和验收工作。此外,针对具体检测项目,可能还会参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