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公司合同审批办法
一、总则
1.目的
本办法旨在规范公司批发合同审批流程,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公司利益,同时促进公司业务高效开展,更好地服务客户,提升公司在批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设计理念
以公司“诚信为本、合作共赢、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为指引,遵循扁平化管理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确保合同审批过程透明、公正、科学,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3.原则
-合法性原则:合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审慎性原则:对合同涉及的各项条款进行细致审查,充分评估潜在风险,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效益性原则:在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注重合同的经济效益,确保合同能够为公司带来合理的利润回报。
-公平公正原则:对待所有合同申请一视同仁,审批过程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各类批发合同的审批。包括但不限于商品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物流配送合同、仓储合同等与批发业务直接相关的合同。客户作为合同的另一方,在合同审批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公司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业务部门
-职责:负责合同的初步起草与审核,确保合同条款符合业务实际需求,并对合同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及时收集与合同相关的客户资料、市场信息等,提交给后续审批部门。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负责跟踪合同进度,及时反馈合同执行情况,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人员配置:业务经理作为业务部门合同审批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完成合同起草和初步审核工作。同时配备业务专员,协助业务经理完成合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法务部门
-职责:对合同进行法律层面的审查,重点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合同文本是否规范等。为公司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和起草工作,确保公司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人员配置:法务经理负责整体法务审查工作的统筹安排,带领法务专员对各类合同进行细致审查。法务专员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批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合同中的法律风险。
3.财务部门
-职责:对合同涉及的财务条款进行审核,包括付款方式、结算周期、价格条款等,评估合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确保合同的财务安排合理、可行。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确保公司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人员配置:财务经理作为财务审核的负责人,组织财务人员对合同进行财务分析和审核。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合同财务条款的合理性和风险。
4.风险管理部门
-职责:对合同进行全面风险评估,识别合同在市场、信用、操作等方面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跟踪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状况,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协助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
-人员配置:风险管理经理负责领导风险管理团队开展工作,风险管理专员运用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合同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5.管理层
-职责:对重大合同进行最终审批,从公司战略、经营目标等宏观层面综合考虑合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合同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合同审批工作顺利进行。
-人员构成:包括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总经理作为最终审批人,全面负责公司合同审批的决策工作,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管理内容与流程
1.合同起草
-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和与客户的沟通情况,起草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商品或服务的详细信息、价格条款、交付方式、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核心内容。
-在起草过程中,业务部门应充分考虑公司的利益和风险防范要求,参考公司的合同模板和以往类似合同的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完整、准确、清晰。
2.部门初审
-业务部门起草完成后,由业务经理组织本部门人员对合同进行内部初审。重点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业务实际情况,是否存在逻辑矛盾或不合理之处,与客户的沟通是否一致等。
-初审通过后,业务部门填写《合同审批申请表》,详细说明合同的基本情况、业务背景、预计经济效益等信息,并将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一并提交给法务部门。
3.法务审查
-法务部门收到业务部门提交的合同及相关资料后,对合同进行全面的法律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合同条款的合规性、争议解决条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