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微机原理课件第2章
XX有限公司
20XX
汇报人:XX
目录
01
微机系统概述
02
微处理器基础
03
存储系统
04
输入输出系统
05
微机总线技术
06
微机系统扩展
微机系统概述
01
微机系统定义
微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包括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微机系统的组成
微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工业控制、教育科研、娱乐游戏等多个领域。
微机系统的应用领域
微机系统能够执行程序指令,处理数据,实现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等功能。
微机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微机系统组成
CPU是微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如Intel和AMD生产的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于临时存储运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如DDR4内存条。
内存(RAM)
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它们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
输入输出设备
硬盘和固态硬盘(HDD/SSD)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如西部数据和三星的硬盘产品。
存储设备
微机系统功能
微机系统能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支持各种计算任务,如科学计算、商业分析等。
数据处理能力
现代微机系统支持多任务操作,用户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多任务操作
微机系统具备网络通信功能,能够连接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换和资源共享。
网络通信功能
微处理器基础
02
微处理器架构
CPU是微处理器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如Intel的x86架构和ARM处理器。
中央处理单元(CPU)
微处理器架构中包含不同速度和容量的存储器,如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和主存。
存储器层次结构
I/O系统负责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例如使用PCI总线连接显卡和硬盘。
输入输出(I/O)系统
ISA定义了微处理器能理解和执行的指令集,如x86指令集和MIPS架构指令集。
指令集架构(ISA)
指令集与寻址方式
寄存器寻址
指令集架构
03
寄存器寻址是通过寄存器编号直接访问数据,速度快,是微处理器中最常用的寻址方式之一。
寻址方式概述
01
指令集是微处理器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集合,如x86、ARM等,决定了微处理器的功能和性能。
02
寻址方式定义了数据在内存中的位置如何被确定,常见的寻址方式包括立即寻址、直接寻址等。
内存寻址技术
04
内存寻址技术涉及如何在内存中定位和访问数据,包括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等复杂方式。
微处理器性能指标
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决定了其运行速度,如IntelCorei9-10900K的基准频率为3.7GHz。
时钟频率
01
02
多核心和超线程技术能提升处理器并行处理能力,例如AMDRyzen93950X拥有16核心32线程。
核心与线程数量
03
缓存大小影响数据访问速度,如AppleM1芯片集成了16MB的统一缓存。
缓存大小
微处理器性能指标
指令集架构决定了处理器能执行的指令类型,例如ARM架构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
指令集架构
处理器的功耗和热设计功耗影响其能效比,如NVIDIATegraX1的热设计功耗为10W。
功耗与热设计功耗
存储系统
03
存储器分类
01
按存储介质分类
存储器可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性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如SSD和硬盘。
02
按访问方式分类
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顺序存取存储器(SAM)等,如RAM允许数据随机访问。
03
按存储器功能分类
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缓存存储器,例如CPU中的L1、L2缓存。
04
按存储器用途分类
包括系统存储器、显示存储器和专用存储器等,如显卡上的显存用于图像处理。
存储器层次结构
寄存器位于CPU内部,提供最快的访问速度,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指令。
寄存器存储
高速缓存(Cache)位于CPU和主存之间,用于减少处理器访问主存的延迟。
高速缓存存储
主存储器(RAM)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区,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主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和固态硬盘,提供大容量存储空间,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辅助存储器
存储器管理技术
虚拟存储技术
虚拟存储技术通过映射机制,使得程序能够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
存储器保护机制
通过设置访问权限和界限寄存器等,确保不同进程的存储空间互不干扰,保障系统安全。
分页存储管理
段式存储管理
分页技术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框,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页,实现内存的高效利用。
段式管理将程序的地址空间划分为多个段,每个段具有不同的长度,适应程序结构化的需求。
输入输出系统
04
输入输出接口
并行接口允许数据同时在多个通道上传输,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如打印机接口。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一次只传输一位数据,虽然速度较慢,但接口简单,成本低,如U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