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一、课题概述
1.课题背景及意义
(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源消费的近40%,其中既有建筑能耗占比较大。既有建筑由于设计年代较早,普遍存在保温隔热性能差、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导致能源浪费严重。因此,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对于实现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政策层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建筑节能条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技术层面,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丰富的技术选择。
(3)然而,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既有建筑结构复杂,改造难度大,且改造过程中可能对建筑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尚不成熟,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此外,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等,需要各相关方协同配合。因此,深入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将重点研究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包括外墙保温隔热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以及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研究内容还将涵盖建筑节能改造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节能改造设计体系,提高既有建筑的节能性能,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此外,本课题还将对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包括投资估算、成本效益分析和融资策略。通过评估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可行性分析和决策依据,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
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本课题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形成理论框架。其次,结合我国既有建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
(2)在技术路线方面,本课题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开展既有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明确节能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二是针对关键节能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三是结合设计方法,制定节能改造方案,并进行优化;四是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估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五是总结研究成果,形成技术指南和标准。
(3)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将采用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手段,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注重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力求为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筑节能改造现状分析
1.国内外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发展综述
(1)国外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在墙体保温隔热方面,国外普遍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如EPS、XPS等泡沫塑料板材,以及岩棉、玻璃棉等无机保温材料。门窗节能技术方面,国外注重提高门窗的密封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节能型门窗。屋面节能技术方面,国外推广使用保温隔热效果好的屋面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方面,国外注重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采用变频技术、热泵技术等。
(2)国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发展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墙体保温隔热方面,我国主要采用外墙外保温和内保温两种方式,材料选择上以EPS、XPS、岩棉等为主。门窗节能技术方面,我国注重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和隔热性能,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型门窗。屋面节能技术方面,我国推广使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屋面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方面,我国逐步推广变频空调、热泵空调等节能型空调设备。
(3)国内外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节能材料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新型节能材料不断涌现;二是节能技术不断创新,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逐渐应用于建筑节能改造;三是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如绿色建筑设计、低碳建筑等;四是建筑节能改造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有力支持。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将继续向高效、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2.现有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