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黄土地区基坑化学灌浆支护:机理剖析与工程实践洞察.docx
文件大小:44.59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8-09
总字数:约2.92万字
文档摘要

黄土地区基坑化学灌浆支护:机理剖析与工程实践洞察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黄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祁连山东段以东、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内蒙古高原即古长城以南的区域,其中湿陷性黄土约占总黄土面积的6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黄土地区进行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各类建筑、地下设施等项目的开展,使得基坑工程成为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黄土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其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孔隙率较大,呈现粉末状且吸水性较高。在天然状态下,黄土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团聚性,但遇水后强度会显著降低,团聚性变差。尤其是湿陷性黄土,当含水率较大时,其力学性能和内部结构会发生改变,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