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下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熟练推导并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明确其内在逻辑。
2.学生会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解决各类求值、化简及证明问题,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
3.通过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应用,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分析问题时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推导过程及公式的准确记忆。
2.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进行求值、化简和证明的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解决综合性问题,尤其是在不同条件下准确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变形。
2.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中“同角”的理解,避免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概念、推导过程及重要结论,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2.练习法:通过大量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典型例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先给大家展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模型,问“在这个直角三角形中,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与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呀?”让大家自由说说想法。
2.讲解(15分钟)
-从课本的基础定义入手,边写板书边举例子,比如讲正弦函数定义时,就拿直角三角形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来分析。
-详细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如\(\sin^{2}\alpha+\cos^{2}\alpha=1\),\(\tan\alpha=\frac{\sin\alpha}{\cos\alpha}\),并说明每一步的依据。
3.课本讲解
-必修五第19页第2段:“对于同一个角\(\alpha\)的正弦、余弦、正切,由于它们都是由角\(\alpha\)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确定的,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分析:这段里的关键词是“同一个角\(\alpha\)”“内在联系”。作者通过强调角的一致性,引出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探讨。与前后内容的关联在于,前面介绍了三角函数的定义,这里开始阐述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提醒学生“把这段里的‘同一个角\(\alpha\)’句子画出来,咱们一会儿重点讨论”。
4.互动交流
-让大家4人一组,围绕“已知\(\sin\alpha\)的值,如何求\(\cos\alpha\)和\(\tan\alpha\)的值”聊5分钟,每组派代表说3分钟,其他人要是有不同想法,随时举手补充呀!
-参考答案:若已知\(\sin\alpha\)的值,根据\(\sin^{2}\alpha+\cos^{2}\alpha=1\)可求出\(\cos\alpha\)的值(注意正负号的判断),再根据\(\tan\alpha=\frac{\sin\alpha}{\cos\alpha}\)求出\(\tan\alpha\)的值。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基本关系逐步推导所求值。不过要注意角所在象限对三角函数值正负的影响哦。
5.例题讲解(15分钟)
-例1:已知\(\sin\alpha=\frac{3}{5}\),且\(\alpha\)是第二象限角,求\(\cos\alpha\)和\(\tan\alpha\)的值。
-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因为\(\alpha\)是第二象限角,所以\(\cos\alpha\lt0\)。根据\(\sin^{2}\alpha+\cos^{^{2}}\alpha=1\),可得\(\cos\alpha=-\sqrt{1-\sin^{2}\alpha}=-\sqrt{1-(\frac{3}{5})^{2}}=-\frac{4}{5}\),则\(\tan\alpha=\frac{\sin\alpha}{\cos\alpha}=\frac{\frac{3}{5}}{-\frac{4}{5}}=-\frac{3}{4}\)。
-例2:化简\(\frac{\sin^{2}\alpha}{1-\cos\alpha}\)。
-解题思路:利用\(\sin^{2}\alpha=1-\cos^{2}\alpha=(1+\cos\alpha)(1-\cos\alpha)\),将原式化简为\(\frac{(1+\cos\alpha)(1-\cos\alpha)}{1-\cos\alpha}=1+\cos\alpha\)。
6.课堂练习(5分钟)
-布置几道类似的练习题,如已知\(\cos\alpha=-\frac{4}{5}\),求\(\sin\alpha\)和\(\tan\alpha\)的值;化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