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一数学必修上册《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关联教案.docx
文件大小:12.6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8-09
总字数:约1.7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一数学必修上册《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关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例阐释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概念的内涵。

2.使学生学会用函数图象法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并能从函数图象角度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对函数零点概念的深入理解,特别是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时条件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先给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相关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函数图象,直观地呈现方程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视频中提到了某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在某个时间段内气温从正数变为负数。提问学生:“这里面藏着咱们要学的哪个知识点呀?”让大家自由说说想法,引导学生思考气温为0时的情况,从而引出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话题。

2.讲解(15分钟)

从课本的基础定义入手,边写板书边举例子。

必修一第86页第1段:“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分析:这段里的关键词是“使f(x)=0的实数x”,作者这样定义是为了建立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提醒学生把这段里的“函数y=f(x)的零点”句子画出来,咱们一会儿重点讨论。

结合刚才天气预报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根,从函数图象角度看,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3.课本讲解深入(10分钟)

再次照抄课本原文:“函数y=f(x)有零点?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

分析:强调这三者之间的等价关系,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一致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函数图象判断方程根的个数,比如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对应的方程x2-2x-3=0有几个根等。

4.互动交流(10分钟)

让大家4人一组,围绕“如何利用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函数在某区间内是否存在零点”聊5分钟,每组派代表说3分钟,其他人要是有不同想法,随时举手补充呀!

参考答案:从函数图象的连续性角度看,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不过要是函数图象不连续,或者f(a)·f(b)≥0,结论就不一定成立啦。

5.巩固练习(3分钟)

给出几个简单的函数,让学生判断其零点个数,并说明判断方法。

6.课堂小结(2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概念及关系,以及利用函数图象判断零点的方法等。

六、作业设计

1.书面作业:课本第88页练习第1、2、3题。

2.拓展作业:思考如果函数在某区间内不满足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的条件,是否就一定没有零点?请举例说明。

七、结语

今天这节课,大家对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问题的讨论很精彩啦,好多想法连我都没想到呢!回去记得再琢磨琢磨哦~

八、教学反思

今天讲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时候,发现有同学皱眉头,看来这块还是有点难,下次得找个更简单的例子才行呀!不过课堂上大家的互动比预想的好,超开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时仍有困难,后续需要加强针对性练习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