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硕考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难经》
2.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B.润下C.曲直D.从革
3.五脏中主藏血的是()
A.心B.肝C.脾D.肺
4.六淫中易伤津液的邪气是()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
5.下列哪项不属于实证范畴()
A.食积B.气滞C.血虚D.痰饮
6.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其性味多为()
A.辛凉B.辛温C.苦寒D.甘温
7.治疗肝郁化火兼气滞胁肋胀痛,应首选的药物是()
A.延胡索B.青皮C.香附D.川楝子
8.下列方剂中,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是()
A.白虎汤B.清营汤C.犀角地黄汤D.黄连解毒汤
9.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A.经别B.别络C.浮络D.奇经
10.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
A.目光晦暗B.精神萎靡C.面色荣润D.反应迟钝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中医“治未病”内容的有()
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愈后防复D.扶正祛邪
2.下列脏腑中,与血液生成有关的有()
A.心B.肝C.脾D.肾
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
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相兼性
4.下列属于补虚药的是()
A.人参B.黄芪C.当归D.熟地黄
5.下列方剂中,含有柴胡的有()
A.小柴胡汤B.逍遥散C.补中益气汤D.龙胆泻肝汤
6.下列属于奇经八脉的是()
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
7.望神重点观察的内容有()
A.目光B.面色C.形体D.姿态
8.下列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有()
A.整体审察B.四诊合参C.辨证求因D.病证结合
9.下列药物中,具有安胎作用的有()
A.紫苏B.黄芩C.桑寄生D.杜仲
10.下列属于痰证表现的有()
A.咳嗽痰多B.胸闷脘痞C.头晕目眩D.舌苔腻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五行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3.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两者相互配合保证血液正常运行。()
4.寒邪致病易伤阳气。()
5.虚证就是指正气虚损而邪气不明显的一类证候。()
6.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7.补中益气汤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升阳、调补脾胃。()
8.经络系统中,正经有十二条。()
9.望色中,黄色主虚证、湿证。()
10.治疗疾病时,调整阴阳就是要使阴阳恢复平衡。()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
答案:整体观念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状态下相互影响;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生理病理,人体也能适应和改造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环境改变可致人体生理病理变化。
2.简述气的生理功能。
答案:气有推动作用,推动生长发育、脏腑功能等;温煦作用,维持体温恒定;防御作用,抵御外邪入侵;固摄作用,防止液态物质无故流失;气化作用,促进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营养作用,为脏腑组织提供营养。
3.简述方剂的组方原则。
答案: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使药,引经药和调和诸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或调和诸药。
4.简述望舌的主要内容。
答案:望舌主要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望舌质,观察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等)、舌形(老嫩、胖瘦等)、舌态(强硬、痿软等);望舌苔,观察苔质(厚薄、润燥等)、苔色(白、黄、灰黑等)。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临床中患者症状复杂多样,只有准确辨证,才能明确病因病机。如感冒,辨证不同用药有别,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药,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药。精准论治能提高疗效,减少误诊误治,体现中医个体化治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