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学员考试题及答案大全.doc
文件大小:23.79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8-09
总字数:约2.42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学员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2.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B.润下C.稼穑D.曲直

3.心在志为()

A.怒B.喜C.思D.忧

4.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腑是()

A.心B.肝C.脾D.肺

5.与呼吸运动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心与肺B.肺与肾C.心与肾D.肝与肺

6.六淫中具有“善行数变”特点的邪气是()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

7.下列哪项不属于实证范畴()

A.食积B.气滞C.血虚D.痰饮

8.面色萎黄主要见于()

A.脾胃气虚B.脾虚湿蕴C.肝郁脾虚D.湿热蕴脾

9.弦脉的主病是()

A.气血两虚B.诸虚劳损C.肝胆病D.痰湿

10.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首选的药物是()

A.麻黄B.桂枝C.紫苏D.生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的基本治则包括()

A.扶正祛邪B.调整阴阳C.正治反治D.治标治本E.三因制宜

2.下列属于五脏的有()

A.心B.肝C.胆D.脾E.肾

3.气的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

4.以下属于六淫致病特点的是()

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相兼性E.转化性

5.下列属于实证表现的有()

A.精神亢奋B.疼痛拒按C.声高气粗D.二便不通E.五心烦热

6.望神重点观察的内容有()

A.两目B.色泽C.形体D.姿态E.精神

7.下列属于正常脉象特点的是()

A.三部有脉B.不浮不沉C.不快不慢D.和缓有力E.节律整齐

8.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有()

A.石膏B.知母C.黄连D.黄柏E.金银花

9.下列方剂中,可用于治疗感冒的有()

A.银翘散B.麻黄汤C.桂枝汤D.小柴胡汤E.桑菊饮

10.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

A.顺应自然B.形神共养C.保精护肾D.调养脾胃E.因人而异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所说的“证”,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

2.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3.津能载气,气能行津。()

4.寒邪致病,易伤阳气,多凝滞收引。()

5.阴虚证的主要表现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

6.望面色,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7.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

8.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9.补益剂适用于各种虚证。()

10.中医养生注重“不治已病治未病”。()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

答案: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受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

2.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答案: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养气。气的充足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载体并为气提供营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3.简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答案: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季节性,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地域性,与居住环境有关;相兼性,可两种或多种邪气同时侵犯人体;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简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答案:整体审察,全面了解病情;四诊合参,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求因,根据症状体征等探求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确诊断。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中医养生中“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答案:顺应自然很重要,因为人体与自然紧密相连,顺应自然能维持人体阴阳平衡,预防疾病。具体做法包括根据四季变化调整作息,春季早睡早起多踏青,冬季早睡晚起养阳气;饮食上依季节选食材,夏季清淡防暑,冬季温热滋补;还应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