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学员考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4.1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8-09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学员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难经》

2.五行中“金”的特性是()

A.炎上B.润下C.从革D.稼穑

3.心在志为()

A.怒B.喜C.思D.悲

4.下列哪项不属于六淫()

A.风B.寒C.暑D.痰

5.治疗血虚证时,常配伍补气药,其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

6.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A.心B.肝C.脾D.肾

7.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A.气B.血C.精D.津液

8.下列哪项是实证的表现()

A.面色萎黄B.精神萎靡C.腹胀满拒按D.自汗盗汗

9.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药物,其性味多为()

A.辛温B.苦寒C.甘温D.咸寒

10.足三阴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中医“治未病”内容的有()

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瘥后防复D.早期诊断

2.以下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是()

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金生水

3.五脏与六腑的关系,正确的有()

A.心与小肠B.肝与胆C.脾与胃D.肺与大肠

4.下列属于津液的有()

A.胃液B.肠液C.唾液D.泪液

5.下列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是()

A.疼痛B.肿块C.出血D.面色黧黑

6.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

A.整体审察B.四诊合参C.病证结合D.动静统一

7.下列药物中,具有解表作用的有()

A.麻黄B.桂枝C.柴胡D.薄荷

8.下列属于经络的生理功能的是()

A.沟通联系作用B.运输渗灌作用

C.感应传导作用D.调节作用

9.下列属于中医养生方法的有()

A.顺时摄养B.调摄精神C.起居有常D.适度运动

10.下列属于八纲辨证内容的有()

A.表里B.寒热C.虚实D.阴阳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的“证”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

2.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3.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自汗、多尿等症状。()

4.寒邪致病,易伤阳气,多阻滞气血运行。()

5.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的变化。()

6.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7.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的性味有关,一般来说,味辛、甘,性温、热的药物,大多能升能浮。()

8.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奇经八脉。()

9.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10.饮食养生应遵循“谨和五味”的原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

答: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生理病理受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2.简述气血之间的关系。

答:气与血关系密切。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气能行血,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能摄血,防止血液逸出脉外。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又能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

3.简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答:六淫致病共同特点: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季节性,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地域性,与居住环境有关;相兼性,可两种或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简述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答:中医诊断基本原理有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在表现推断内部脏腑病变;见微知著,从微小局部变化推测整体情况;以常衡变,以正常生理状态为标准,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实际,谈谈中医养生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答:中医养生在现代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