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经络学说
2.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B.润下C.曲直D.从革
3.心在液为()
A.汗B.泪C.涎D.涕
4.与呼吸运动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
5.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腑是()
A.肝B.心C.脾D.肾
6.人体生长发育迟缓,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有关()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
7.六淫邪气中,具有“善行而数变”特点的是()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
8.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B.刺痛C.灼痛D.重痛
9.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A.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B.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脉症合参
C.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D.证候真假,证候错杂,四诊合参
10.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
A.肾虚B.水饮C.寒证D.瘀血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中医“六腑”的有()
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
2.下列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是()
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金生水E.水生木
3.气的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
4.以下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B.髓C.骨D.脉E.女子胞
5.以下哪些是瘀血的致病特点()
A.疼痛B.肿块C.出血D.色紫暗E.脉象细涩
6.下列属于八纲辨证内容的有()
A.表里B.寒热C.虚实D.阴阳E.气血
7.下列药物中,具有补气血作用的有()
A.人参B.黄芪C.当归D.熟地黄E.阿胶
8.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
A.调整阴阳B.扶正祛邪C.标本先后D.三因制宜E.同病异治
9.下列属于中医望神重点的是()
A.目光B.色泽C.形体D.姿态E.精神
10.下列属于六淫致病共同特点的是()
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相兼性E.转化性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医的“证”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
2.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3.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物质。()
4.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5.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6.寒邪致病,易伤阳气,多见疼痛症状。()
7.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种方法。()
8.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9.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10.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调畅气机。()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
答案:整体观念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人体的生理病理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因素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心理。
2.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答案: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的充足可促使血液生成与运行,血液是气的载体并为气提供营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3.简述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答案:风邪善行数变、主动;寒邪寒冷凝滞、收引;暑邪炎热升散、耗气伤津;湿邪重浊黏滞、趋下;燥邪干涩伤津;火邪炎热燔灼、易生风动血、易扰心神。
4.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过程。
答案: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等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最后依据辨证结果确立相应治疗原则和方法。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你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答案:“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临床中,未病先防可通过合理饮食